新闻中心

公筷抗疫:亟需“更上层楼”

2020-03-04 08:5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如何正确洗手、戴口罩,区分不同成分消毒液,使用公筷……这次疫情推动了一次全民科普,一些本应成为生活常识的知识,再一次得到大规模普及与强调。

连日来,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此起彼伏。上海、广州、苏州、海口等城市向市民发出倡议,号召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养成科学健康的好习惯。

对此倡议,绍兴市民如何响应?

一筷一勺见文明

2月27日,柯桥区文明办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起“公筷行动”倡议:“‘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大家围坐在餐桌前,你一勺、我一筷,看似其乐融融、热热闹闹,其实暗藏着许多风险。因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健康状况不同,难免会让一些传染病传播开来。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筷来箸往’为病毒扩散打开方便之门,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更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让使用公筷公勺蔚然成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应有之义。每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为了他人健康着想,需要公众转变旧观念,破陋习,树新风,让使用公筷成一种文明习惯,成为中华文化圈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公筷倡议发出后,第二天,柯桥区的文艺爱好者即创作了《公筷行动》的小品,生动演绎了在餐桌上使用公筷、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

小品表演者之一、来自柯桥区安昌街道安华村的文艺爱好者寿国君说,许多家庭吃饭时都是混用筷子的,拿到哪双用哪双。在外聚餐,不少人也是习惯直接将筷子伸到盘里,甚至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以此表示热情和尊重。殊不知,这一习惯却存在着很大的健康隐患。“我们还将用莲花落、越剧等艺术形式来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

家住柯桥区柯桥街道的陈青回忆说,改进就餐习惯、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使用公筷的呼声就一度高涨。遗憾的是,说得多,做得少。2006年,她的小孩出生了。出院时,医生叮嘱她:“孩子长大后,家里吃饭最好用公筷,大人容易传递细菌给小孩,尤其像幽门螺杆菌。”虽然家里后来没有使用公筷,但给孩子吃的菜都是单独装盘的,她还提醒家里的老人“不要用嘴把烫的东西吹凉给小孩吃”。

但是,吃火锅,她们家一定是使用公筷的。“吃火锅,几双筷子一起在锅里搅,很可能传染各种疾病,现在家人都接受了用公筷吃火锅。”陈青说,“公筷行动”倡议,体现了科学的个人卫生习惯,她决定现在在家里要全面使用公筷公勺。

市民范惠娟说,平时对汤、羹等菜肴,都会准备一个较大的勺子,这个勺子用来盛菜到自己碗里,可以说是公勺,但公筷就没有准备。经过这段非常时期,她认为每个菜应该再准备一双颜色不同的筷子,在家里把公筷公勺用起来。

她说,“公筷行动”倡议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改变生活习惯的契机,疫情发生之后,大家应该对生活方式有新的思考。“这段时间,很多人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的好习惯。”

减少交叉污染、病从口入

所谓“病从口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

播都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渠道。筷箸纷飞、觥筹交错之际,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病毒便悄悄传播。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陈洁说,筷子在国人文化和情感世界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人喜欢围桌共食,相互夹菜的饮食习惯被认为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筷来箸往间会让一些消化道传染病传播有可乘之机,而在就餐时使用公筷,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这类疾病的传播,从而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事实上,许多传染性疾病可通过“粪-口”传播,如肠道感染、肠道病毒、手足口病、寄生虫病等。其中,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很强,可以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染。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在近期的《柳叶刀·环球健康》(Lancet Global Health)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的团队公布了一项新的分析:全球13%的癌症发病、220万人的患癌,归因于各种传染性疾病。导致癌症数量排名前三的病原体是幽门螺杆菌、HPV(人乳头瘤病毒)和乙肝病毒。而东亚地区是传染性疾病致癌发生率最高的区域。其中,幽门螺杆菌,正是容易通过合餐而传播。换句话说,如果一桌人中有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却没有使用公筷,就可能导致共同就餐的人感染。

还有相关研究表明,家庭中如果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合餐的感染率高达42%,而分餐制的感染率只有17%。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它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传播过程也很复杂,病人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的口水里面是可以检测到病毒的。据调查,许多家庭聚集性传播的个案中,患者都有聚餐的经历,虽然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也无法排除病毒通过“口水-餐具-食物-餐具”传播的可能性。使用公筷公勺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切断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

在陈洁看来,使用公筷公勺最大的好处是能减少交叉污染、减少病从口入。

宋朝之前都是分餐制

中国的舌尖文化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吃货”,筷子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用餐工具:天圆地方,因此筷子一头方一头圆;两根筷子合为一双筷子,象征着合二为一,阴阳结合;一为主动,一为从动,二者需要配合才能一起使用,蕴含着协作的理念。

筷子,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更是味觉和文化紧密连接的桥梁。

著名作家梁实秋在《圆桌与筷子》中写道:“筷子是我们的一大发明。原始人吃东西用手抓,比不会用手抓的禽兽已经进步很多,而两根筷子则等于是手指的伸展,比猿猴使用树枝弄东西又进一步。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掰、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

筷子,一日三餐,国人须臾不可或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古代,筷子被称为“箸”,早在殷商时期就开始使用了,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筷箸文化研究者陆春彪告诉记者,“筷子”是一种卫生文明的表现。最早,筷子不仅是为了方便用餐,还因为人们认识到了“病从口入”的事实,所以选择用筷子来代替“直接用手”吃。

陆春彪说,其实宋朝以前,我们国家一直实行分餐制,到宋朝经济繁荣以后,才有了八仙桌,也有了同桌聚餐。当时贵族人家里,把“公筷”作为一种待客礼仪:主人为了表示尊重,用公筷给客人夹菜。按照古代人的规矩,筷子标准长度一般是七寸六分,代表“七情六欲”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该吃的吃,不该吃的不吃。

绍兴文理学院原院长、养成教育专家陈祖楠回忆说,1983年,市卫生局召开食品卫生工作会议。中午用餐时,他倡议:“我们用餐都不用公筷,你夹我夹,很不卫生。应该提倡使用公筷,建议从今天的会议开始,提倡集体用餐大家都用公筷。”

陈祖楠说,旧时宴请不大使用公筷,但夹菜很有规矩。譬如筷子伸到菜里,角度不能太大,更不能“横抄”。“横抄”菜可以夹得多,但显得不大斯文。又如夹菜时筷子不能拨弄菜,不能翻捡,筷子与菜的接触面要小。这些规矩的出发点也是为了讲究卫生。

在柯桥区文明办主任谢水萍看来,既要保留住传统饮食文化不被割裂,又要让亲友之间没有罅隙,还能展现餐桌文明,推行公筷公勺不失为一种最佳的路径和方法。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是餐桌文明养成的重要手段,不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矮化,而是一种基于健康考虑的举措。在使用公筷公勺行动中,每个人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是餐桌文明形成的重要环节。

为每道菜加公筷公勺

当下,绍兴一些饭店和家庭也多准备有公筷公勺,但现状是:吃着吃着就忘记了用公筷,或者一不小心把公筷当自己筷子用了。培养公众的公筷公勺意识,现在到了“更上层楼”的时候。

全国各地的公筷倡议发出后,有市民表示,“公筷太麻烦,而且容易搞错。”“公筷拿的人多了,也容易交叉感染,不如分餐吃。”

“分餐制虽好,但不完全符合中国文化传统。”陆春彪认为,在用餐者面前放两双筷子,用餐过程中很容易搞混;而在餐桌上放多副公筷公勺,也容易搞混。因此,直接在每一道菜上加公筷或公勺,更具有可操作性。

至于担心使用公筷公勺出现的手接触传播风险,陆春彪觉得还是要通过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等来避免。

陈祖楠认为,提倡用公筷公勺,餐馆饭店要为顾客创造条件。餐桌上应备有公筷公勺。他建议,对公筷公勺的尺寸、外形要稍加改变,以不同于普通餐具,例如筷子可以略长一点,每一道菜可以配一只长柄公勺。观念培养方面,最好的办法是从孩子抓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社会各界需多做些宣传工作,对象不只是青少年,还有成年人、老年人。

陆春彪建议,文创企业可以开动脑筋,设计一批有特色、让人眼前一亮的公筷,既能帮大家快速区分,避免拿错,又有利于培养大家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采访中,绍兴一些餐饮行业的经营者表示,在国内餐饮中推行公筷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须循序渐进,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公筷制的推广将更为广泛而深入。此外,公筷起码要与私用筷区分,可以考虑在颜色、长短和材质等方面作区分。

疫情只是暂时的,而其中暴露的一些健康素养问题,需要在未来的日子里加以改进,且常态化。

作者:记者 童 波编辑:王颖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