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云上东茗茶香飘

2019-03-05 15:30

来源:

绍兴日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童 波

“东茗”之名的由来已难以考证,但当地人的一种普遍说法是“东方有佳茗”。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东茗之美,足以称得上“大美”。闲云缭绕的奇峰秀湾,碧毯铺陈的万亩茶园,层林尽染的叠翠山峦……这一片钟灵毓秀的仙山福地孕育了一处人间仙境。

白云生处有人家

新昌县东茗乡盛产茶叶,由于地形关系,这里常年多雾,春秋两季以及阴雨天的云海景观蔚为壮观。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笔下山顶云端的烟火人家,千年之后仍使人神往。这里长年云雾缭绕,云蒸霞蔚,仿佛在云端之上。

东茗是国家级生态乡,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文化悠久。这个森林覆盖率达76%的山乡,拥有丹霞地貌、峡谷河道等多样地形,有倒脱靴、韩妃江、石狗洞、大石瀑、大岩岗等五大景点,与国家4A级风景区穿岩十九峰连为一体,被游客赞誉为:十九峰峦出奇景,无限风光在东茗。

这里散落着一个个散发着浓浓乡愁的小村庄。一个个云端里的村庄,成了旅游景点,让人既看到了自然的风景,也看到了社会的风景、人文的风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这里形成了一条“下岩贝看雾、白岩看星、后岱山看戏、后金山看花、东丰坑看桥、石下坑看水”的“六看东茗”茶香风情景观带。

李白在未出仕之前,就曾来过天姥山,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云雾升腾,填满峡谷,隐没山峰,笼盖四野,连绵起伏的山恋上,一个个村庄宛如人间仙境。

下岩贝村位于东茗乡西南部,通往下岩贝村的路不宽,蜿蜿蜒蜒,时而云行山巅,时而缓行谷底。走在山巅,嗅着空气里让人迷醉的淡淡茶香,四周是层层起伏的山峦,如同沉稳厚重的大海,层层梯田就是大海中的绿色波浪。穿岩十九峰的最佳观景点和摄影地就在下岩贝村,村里为此专门建了观景平台。从观景平台远眺,视野顿阔,风景震撼。

“星缀山野,梦醉白岩。”在白岩村,居高临下,东可见天姥山最高峰,西可见穿岩十九峰,北可见石狗洞所在的山谷,南可见倒脱靴景观。到了夜晚,天空辽远,星斗满天,没有人声的喧闹,没有霓虹灯的斑斓,只有静谧的乡村,清澈的夜晚。

倒脱靴奇峰图   何国门  作

“小戏传情,后岱流芳。”在后岱山村,乡愁钻进了一条深深的“记忆巷”,随处可见的乌石头房,忽而飘来布袋木偶戏的唱腔,时而婉转悠扬,时而铿锵有力,诉说着古村的变迁。

“青藤老巷,古韵后金。”在后金山村,百亩梯田错落有致,油菜花交错生长,紫藤花交缠于古巷,金黄的银杏散落在庭前屋后。漫步在百花丛中,霁雨成烟,在浪漫的情调里大地朦胧,看得人如痴如醉。

“朝书暮画,诗意石门。”在东丰坑村,岩石怪异,狮子岩、石柱坪等给人粗犷的野趣,村中古道纵横,更有那沧桑的古桥。从桥上走过,一年四季都有怡人的美景。这里还有个以《归田乐》为主题的“世外桃源”和恢宏壮观的摩崖石刻,让你尽享文化山水旅游的乐趣。

“清溪傍巨石,春满石下坑。”在石下坑村,靠山而居,韩妃江蜿蜒而过,江边悬崖绝壁、奇岩怪石,风景秀丽,行走在韩妃江边,江水之声如松涛,如竖琴,铮铮之音,响彻山林之间,似乎在诉说着韩妃凄美的传说和沧海桑田的变幻。

一叶香茗润山乡

茶,1500多年来,一直是新昌人案榻之上的饮宴首选。魏晋时期,18位高僧在新昌讲经传教,煎茶品茗悟禅,清谈佛玄,探究佛理,开创般若修禅之“佛茶之风”。至唐代,诗与茶这唐文化中的两方瑰宝交融,“唐诗之路”的精华催生出“儒学茶道”,400多位诗人先后游学至浙东天姥一带,留下了众多茶诗名篇。

东茗乡是新昌县的名茶之乡,现有茶园1.3万亩,下岩贝、后岱山、后金山、东丰坑等村连片的茶园超过5000亩,是全县最大的茶叶集中连片区,也是新昌县四个万亩茶园乡镇之一。

和城市的喧闹不同,这里满眼碧绿。这个茶香四溢的地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向这片山乡聚集。

东茗乡悠久的农耕文化孕育了茶文化。这里,是难得的一处好山水。旧时,群山润泽的村庄,只能在山上铺展春的希望。于是,茶圣陆羽称颂的南方嘉木,被他们精心栽种,那一种叫作“茶”的碧绿的叶子,让村民们滋生起追逐财富的梦想。

一个个小茶村,云遮雾绕,泉水叮咚,伴着龙井清香,醉人心扉。无法猜想,远在唐代的诗人李白,是怎样来到天姥山的?但想必他是被附近山村的风景所吸引,被村庄飘袅的茶香所陶醉,才会写下超凡脱俗的诗句。

东茗乡是种茶的“洞天福地”。它地处北纬29度,是茶叶种植的黄金纬度带,又属黄土丘陵山区,土质以红黄土为主,伴有沙质土,非常适宜茶叶种植。青山吐翠,茶园飘香,此处四季雨量充沛、云雾环绕,所产茶叶清香馥郁、口感鲜醇。

翻开历史的大书,这里的茶事生产活动早已有之。茶是东茗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因此在乡间有“家家都种茶,户户都卖茶”一说。

东茗乡的下岩贝村是有名的茶村。村里的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古时这里的大山荒草稀零,现如今却成为茶旅致富的新家园。

下岩贝村位于穿岩十九峰的背面,韩妃江从其山脚蜿蜒而过,村前是穿岩十九峰和巍然台头山,村下是茶筛湾峡谷。因为村下是岩山,村居山背之上,故名下岩背。又因“背”与“贝”音近,写成下岩贝。

登上海拔350米左右的村庄,举目望去,一垄垄翠绿的茶田藏身云雾之中,恍如仙境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山峦之间韩妃江的水汽浸润茶园,一派“云上茶乡”的景象。眼前连片的1300多亩高低起伏的茶山,一望无垠。满山遍野的茶树如绿色长龙游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云海翻涌,茶园摇曳,就着山涧清洌溪水,一壶好茶就能煮沸云海,煮出茶乡神韵。

这里的茶,“茗”不虚传。1996年,茶农张志汀成功繁育出茶叶良种“东茗一号”,被国家农业部茶叶研究所审定为推广品种。到2013年,全乡普遍种植良种茶,共有乌牛早、龙井43、浙农117、迎霜等七八个品种,良种茶面积达7800亩,良种覆盖率达60%。下岩贝茶厂的“府燕尔”红茶成为全县网上销售主打品牌。

八方游客,慕“茗”而来。为了让千亩茶园焕发新的生机,村里在茶园间修建了骑行车道,两边种上了樱花树,并在茶园内建了露营基地等,将茶与更多元素结合。在这里,你可以在高山茶园骑行,亲手体验炒茶技艺,喝上第一口新茶,感受茶旅融合的乐趣。

昔日民俗增活力

东茗乡是一个新兴旅游小镇,新思想、新文化与传统民风民俗的撞击,使得东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魅力,这里有市级非遗后岱山布袋木偶戏,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紫寨庙会,有一年一度的农民文化节,也有随着“农业+旅游”发展起来的茶韵风情节、迷你红薯节等节会文化。

后岱山村的布袋木偶戏已有上百年历史。手工搭建的戏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小巧玲珑。整台演出只需六七人,演出时用手腕、手指直接操纵木偶,动作简洁流畅、形象逼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布袋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又称掌中戏,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民国初年,东茗乡白岩村艺人,人称“木头王”的吕火木,有一手木偶戏的表演技艺,他带着儿子吕庆南和后岱山村的赵洽波、王志求等六七人结社行艺,到各地表演木偶戏,每到一地,均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成立于1953年的后岱山木偶剧团也曾名噪一时,艺人们曾挑着担子到处去演出。自上世纪60年代剧团解散后,布袋木偶戏濒临失传。2006年,为挖掘和整理布袋木偶戏,东茗乡进行抢救性挖掘,并重建村布袋木偶剧团。2007年,在东茗乡农民文化节上,布袋木偶戏《斩经堂》重返舞台,让乡里的父老乡亲重睹了这种久违的古老剧种。2009年,布袋木偶戏被列入绍兴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后岱山村的“木偶广场”,旧墙上挂上了村民自己绘制的各式脸谱,旧时的高音喇叭高高挂起,仿佛穿越到了那段辉煌的岁月。现在,布袋木偶戏拥有了更多、更大的舞台,除了参加东茗乡每年的农民文化节,还多次到县、市等舞台进行演出。

如今,东茗乡的地域文化异彩纷呈,焕发出新的活力。

紫寨岭真君殿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是县级文保单位。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在章家畈真君殿举办的紫寨庙会,热闹程度更胜春节,有演社戏、抬菩萨巡游等活动。仪式从凌晨丑时开始,队伍绵延数公里,绕田走村,像一条流动的彩虹。庙会意在看庄稼收成,保风调雨顺。

主政者说

俞正英

东茗乡党委书记

“六看东茗,一切有戏。”东茗云雾绕青山,茶园入画来,独特的丹霞地貌、台地茗园、峡谷拐弯和茶乡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近年来,东茗乡致力于打造“美丽东茗、和谐东茗”升级版,抓好村干部、党员、乡贤三支队伍建设,做好“茶旅”融合文章,成功创建省旅游风情小镇,逐步形成“下岩贝看雾、白岩看星、后岱山看戏、后金山看花、东丰坑看桥、石下坑看水”的“六看东茗”茶乡风情景观带,努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把“茗香小镇”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客人的幸福家园。

地名说

东方有佳茗

“东茗”之名的由来已难以考证,但当地人的一种普遍说法是“东方有佳茗”。

东茗宋至清属丰乐乡,宣统二年(1910)属西区澄潭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置里王、岭章、了山、长乐、上溪、芝山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置里东山乡。1950年9月,置东山、东溪两乡。1956年,合并为东溪乡。1958年,分置澄潭人民公社,设莒溪、里王、绞车岭3个生产大队。1961年,东溪人民公社成立。1970年,诚爱公社并入,1972年又分开。1981年,东溪公社更名为东茗公社,1983年改称乡。1992年与红星乡合并为东茗乡。

风情园

大岩岗

大岩岗位于东茗乡白岩村,驾车到白岩村口,再往左拐可以一直驱车到观音殿,观音殿背靠的那座山便是大岩岗。这里是东茗的制高点,东可远眺天姥山主峰拨云尖,西可眺望穿岩十九峰。到了4月,这里漫山杜鹃盛开,灿若云锦,绚烂夺目。踏上山间小径,火红杜鹃,老干虬枝,迎着朝日伸出千百根枝条,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花瓣,洒在古朴的山道上。置身于此,就像处在硕大的天然花园里。黄土、岩石、绿叶、杜鹃相互呼应,青翠欲滴,娇红脱俗,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倒脱靴

倒脱靴景区位于新昌县东茗乡境内,驾车到里白岩村口下车,步行走向下山路500米即到。这里山奇、水秀,怪石如林。在一个深长的峡谷之中,有一座蘑菇云般的巨峰冲天而起,远远望去,活脱脱似一只倒置的长统靴,靴底朝天。倒脱靴高达11米,宽3米,循北侧岩隙可登攀至靴底,观靴之石,均为颗粒形砂石,风化而聚,近视唯恐坠落,但用手挖之,恰似铜铸铁浇般坚实。靴之顶上长有枫松、古柏,形姿独特。倒脱靴周围峰林环抱,景色迷人,最奇特处,则是峰下的五级飞瀑五个龙潭,它沿岩壁飞泻奔腾,从上游龙五庙起有双桥观瀑、滚雪潭;织云瀑、凝碧潭;飞雪瀑、宝珠潭;挂虹瀑、玉狮潭;九叠瀑、五泄潭等,形成五级梯瀑串联五个清潭的独特风光。在第三瀑与倒脱靴之间还有天鼓神钟、金壶瓶、别有洞天、藏龙洞和龙床等景观

作者: 编辑:倪妮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