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许程丽 见习记者 吴可蒙
北京庆丰包子落户绍兴已一年多,前天,杭州的传统小吃品牌新丰小吃登陆柯桥,且表示将深耕绍兴市场。面对越来越多的“外来和尚”,绍兴本土小吃该如何应对?
外来小吃
逐鹿绍兴市场
在绍兴街头巷尾,兰州拉面、西安肉夹馍、桂林米粉等外地名小吃随处可见。
绍兴也是一些外地品牌小吃的必争之地。去年年初,北京庆丰包子大手笔入驻越城区解放北路,在绍兴老字号同心楼旁开出旗舰店,主要经营驴打滚儿、豌豆黄儿、艾窝窝等北京传统特色小吃。绍兴门店算得上庆丰包子铺进军南方市场的开端。北京庆丰包子铺总经理高文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5年,庆丰包子铺将在南方市场布局100家门店。
此番,绍兴又成为杭州新丰小吃对外扩张的一个重要站点。记者了解到,新丰小吃主要经营杭式小吃,产品有虾肉小笼、虾肉馄饨、牛肉粉丝等。截至去年底,新丰小吃有24家直营店和28家加盟店,并于去年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全国小吃第一股。新丰小吃负责人表示,浙江省是新丰小吃走向全国的第一步,而绍兴又是其中的重要站点,因为江浙一带的口味比较接近,推广起来会有较高认同感。
众多外地小吃的入驻,也可能起到“店多隆市”的效果。市饮食服务公司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消费者而言,餐饮消费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庆丰包子开业时,带来了大量客源,那段时间,同心楼每日销售额增幅达10%。这对绍兴市民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的选择将越来越丰富。
本地小吃
如何面对挑战
不过在外地小吃老字号纷纷到绍兴攻城略地的同时,绍兴传统老字号却日益萎缩。绍兴望江楼和荣禄春,历史比庆丰包子、新丰小吃都要早,但如今两者均已经没落。只有同心楼的生煎包,独自苦苦支撑绍兴传统小吃的招牌。倒是近几年崛起的老台门、大兴糕团等绍兴本土小吃,占有了一方市场。
面对外地品牌小吃的纷纷“入侵”,本地小吃该如何面对?绍兴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秘书长骆来信认为,外来小吃之所以赢得本地市场,主要在于口味的新鲜感和多样性。所以本地小吃想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掌握大众的口味变化,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
骆来信说,相较于外地小吃的培育建设,绍兴小吃在绍兴市民生活中的渗透率不足,没有形成发展绍兴小吃的共识。不过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在努力推动,2018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的“便民放心早餐网点建设工程”,将引进新昌、嵊州等地的特色小吃,助力绍兴本土特色小吃发展,根据安排,到年底要建55家以上。此外,相关部门还通过举办小吃制作大赛来提高市民对绍兴小吃的认知度。
市商务局商贸管理处相关人士认为,外地小吃如庆丰包子、缙云烧饼的成功,都离不开品牌化建设。像我市近年来新昌炒年糕和嵊州小笼包的良好发展态势,也是品牌化运营的成果。所以绍兴本地小吃发展,需增强运营者的品牌意识,由政府搭台,企业运作,把绍兴小吃品牌推广出去。
相对而言,绍兴本土小吃扩张的步子欠大。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地小吃不能保守守旧,要开放思维,学习外来小吃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让老小吃采用新包装,焕发新味道。一方面,要在经营模式上进行革新;另一方面,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小吃制作工匠和传承人才,激励更多人从事本土小吃的开发、研究和保护工作。
作者: 编辑:丁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