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被写进中学历史教科书,八字桥旁牌坊到底有啥来头?

2018-06-07 07:23

来源:掌上绍兴原创

 

绍兴晚报-掌上绍兴客户端市民记者 顾鹏程

  

绍兴有很多牌坊,方言称之为“行牌”。俗话说,千秋伟业,牌坊作证!位于越城区八字桥旁边的一块石质牌坊,居然被写进了人教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里。

  

一段特殊的历史

  

牌坊是我国特有的建筑样式,由基座、立柱、坊梁、匾额和楼顶几部分组成,起到表彰功勋、标榜功德、歌颂孝义、荣宗耀祖的作用。在绍兴,最常见的牌坊分为旌表牌坊(又称贞节牌坊)、地名牌坊和官衔牌坊3种。以前,西郭门、偏门外牌坊林立,颇为壮观,用的是地道绍兴石材,雕刻巧夺天工,只可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了毁坏。据了解,现存于城区和一些旅游景区内的牌坊尚有20余处,其中既有大型的仿古牌坊,也有小型的石质牌坊。

  

建造在绍兴市育才学校(原八字桥小学)内的一块牌坊,全称叫做“勒伯勒东牌坊”。勒伯勒东是法国人,初为水师参将,1861年来到上海。

  

据史料记载,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清政府屡屡镇压,但未能扑灭。腐朽的清政府于是借用外国雇佣军进行围剿,其中就包括由美国人华尔雇佣的“常胜军”和由法国舰队司令勒伯勒东统领的“常捷军”。

  

1862年6月,勒伯勒东部队进犯浙东,先后攻占余姚、奉化、上虞等地,但在攻打绍兴昌安时摔了个大跟头,勒伯勒东“致伤头顶,顿时殒命”。翌年初,法国海军参将达耳第福接管勒伯勒东旧部,进攻绍兴西郭门时,又被太平军将士击毙。

  

太平军在绍兴一连击毙2名洋枪队头子,一时鼓舞了士气。不过另一边,同治皇帝却为此颁发圣旨,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分别在杭州、绍兴建造起两座显赫的石牌坊。

  

在上世纪中叶被毁

  

从一张拍摄于上世纪40年代的幸存老照片得知,勒伯勒东牌坊质地为石材,四柱三开间,上有坊盖、挑角,雕刻有飞禽走兽和祥云图案。牌坊正面镌刻文字,下端则有柱台,牌坊柱子镶嵌在基座内,并用粗大的“石牛腿”作为支撑。

  

据“老绍兴”任纪勋介绍,1966年他正在八字桥小学读书,在操场北面就有这么一个考究的牌坊,牌坊下面几根硕大的石柱,即使两个小学生都合抱不过来。当时他听老师说起过,这是御赐的石碑,记载法国洋枪队队长在绍兴被打死的事情,并依稀记得牌坊上面开头几个字:同治二年,正月初四,勒伯勒东……后来,这块牌坊自然难逃被毁的命运。

  

我市文史专家认为,当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不该设立这块牌坊,但牌坊立了百年之后被毁,同样也不应该,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牌坊见证了近代中国一段受压迫的历史,假如存世的话,可以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促进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作者: 编辑:王丽丽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