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建设大通道:迈向现代化的通途,看未来绍兴交通体系布局!

2018-04-23 08:47

来源:掌上绍兴原创

  

大通道:迈向现代化的通途


——聚焦绍兴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特别报道之三


绍兴日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张科勇 林佳萍


“大通道是现代化浙江的发展轴线。”这是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大通道的定义。在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中,大通道担当着发展主干道的重任。


我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目前正在全省各地征求意见。该计划提出将全面推进现代交通示范区和交通强省建设,着力构建以义甬舟为主轴的开放通道、支撑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湾区通道、引领大花园建设的美丽通道“三大”通道,大力推动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融合发展,加快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结合实际,抢抓机遇,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正在绍兴全面落地。随着新的交通体系的布局完善,一批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大通道建设为现代化绍兴建设的加速推进打开了一条通途。


快速路网打通城市血管


这段时间我市规划部门正在规划绍兴市区快速路网。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凤娟告诉记者,坚持以路网整体效率为导向,遵循“高速-快速-中速”一次衔接的原则,让快速路支撑和推进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发展。


据悉,市区快速路网规划将形成以镜湖为核心的“六横、八纵”快速路网,总长约429公里,其中近期实施越东路、二环北路、329国道(市区段)等。

快速路网建设将撑起绍兴大城市的骨架,尤其是与外部的联系,时空在缩短,地缘在靠近。“我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高达66%,快速路网建设要体现速度和效益,杭州空港、宁波海港、义乌陆港都可以为我绍兴所用,紧紧抓住当前的机遇,以大通道建设为契机,做好左右逢源的文章,提升城市能级,在区域中谋求绍兴自己的位置。”周凤娟说。


在融入杭甬一体化发展中,交通将先行一步。记者了解到,绍兴对接杭州的道路有19条,其中快速路就有12条。


如31省道北延绍兴至萧山段(柯桥区段)全长5.6公里,总投资12.9亿元。连接萧山区党益线后将是绍兴通往萧山主城区和萧山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也是钱江通道高速主要出入口。项目预计2019年年底完工,届时将成为绍兴通往杭州市区和机场的快速通道之一。


新东线西延柯桥段全长4.7公里,东连滨海工业集聚区,途经滨海工业区,西至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目前,三个集聚区间虽有道路连接,但多为小路,狭窄且需绕行,新东线西延规划为双向六车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三地连接的一条快速通道,不仅大大缩短通行时间,还将加快三地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柯桥区有关负责人说。


绍兴邵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邵樑耀密切关注着大通道建设。他颇有感触地说,绍兴交通的改善让他们开展高端人力资源工作增加了筹码,对绍兴吸引产业和集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大交通支撑大湾区


设计时速突破120公里,配备智能化调控手段……就在上个月,被称作“超级高速”的杭绍甬高速公路已进入前期建设阶段,未来,杭州到宁波将只需要1个小时。“该项目将促进我市进一步融入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分享都市经济发展红利。”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说,作为我市通达萧山国际机场的一条快速通道,杭绍甬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推进我市产业集聚升级、缓解杭甬高速拥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湾区经济形成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主要载体就是交通。市委党校有关人士表示,这样一条“超级高速”的建设,不仅可以让杭州、绍兴、宁波三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大湾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


构建内联外畅的大交通体系是城市战略发展的重要载体,主动融入大通道建设,将补齐绍兴的交通短板,实现“一通百通”。在绍兴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环北路站施工现场,管线迁改工程正在进行中,这是继凤林路站后,第二个启动建设的站点。在柯桥,与1号线对接的杭绍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开年后9个标段也全面快速推进,绍兴正加快进入“轨道时代”。


此外,规划建设中的绍兴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杭绍台高铁绍兴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则将有效提升我市客流集散能力,实现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市交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毗邻规划轨道交通鉴湖站,南靠高速出入口的绍兴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充分利用人流集聚效应,创造出高活力的城市综合体,并辐射周边,带动区域的发展。


开放格局的互联互通不光在陆上,更是在海上、空中。今年一季度,我市水路集装箱运输量已达到5000标箱,是去年同期的5倍。“水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升了我市的交通运输结构,有助于绍兴更好地与嘉兴、宁波等地实现水上交通的对接。”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韩凤雷说,当前,我市水路集装箱运输已进入发展快车道。上虞港曹娥江作业西区集散两用码头泊位年底前投入试运行;诸暨港区两个具有集装箱装卸功能的码头已完成交工验收,诸暨内河集装箱运输实现零的突破。“目前,绍兴港、诸暨港区等已与省海港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嵊州港区、上虞曹娥江港区也正在洽谈中,绍兴正在加快融入大湾区。”韩凤雷说。


搭上通道经济快车


深化交通互联互通,对绍兴立足长三角,接轨杭州、宁波都市区的意义不言而喻。“‘一轴多联’的综合交通网络建成后,必然会带动沿线城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市规划局副局长洪安龙认为,随着大通道建设的不断推进,沿线地区积极对接配套,突出自身特色,将发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新昌,依托甬金铁路规划站点布局,新昌工业园区、新昌综合保税区暨浙商跨国并购回归项目示范园等“万亩千亿”级产业平台正在规划建设当中。“新昌是义甬舟大通道的核心贯穿地,随着金甬铁路、杭绍台高速公路的建设,新昌对外交通将大大改善。”新昌县发改局局长李一峰说,新昌将抓住大通道建设这一机遇,提升新昌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优势产业、旅游产业新的发展。


今年,嵊州共将投入48亿元用于金甬铁路、527国道、杭绍台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建设项目。“通过公路、铁路、港口等立体交通体系的建设,嵊州将进一步发挥其区位优势。”嵊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罗川龙说,在省政府确定的298只大通道建设重大支撑性项目中,嵊州共有65只,涵盖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平台建设、城市国际化发展、产业转型发展等多个方面。“在甬金铁路、杭绍台高速公路等线路周围,分布着大量旅游资源和产业园区,因此,交通路网的完善将更好地串联起这些景点、园区,从而带动嵊州发展。”

作者: 编辑:杨寒凝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