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是绍兴发展的必经之路
蔡 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坚定不移持续深入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提升我省传统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省委书记车俊号召打一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硬仗,加快修复传统动能,这是浙江新常态下的新使命。今年年初,省政府提出“支持绍兴开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并在全省11个地市中,选择绍兴作为试点。这是因为绍兴传统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改造提升的紧迫性比其他地方更强,未来的想象空间也更大,在各个地市中更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过程中,尽管付出的代价不小,但这是绍兴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一目标非常明确,非常清晰,而且不可动摇。当前,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的产业也要不断培育。绍兴距离杭州非常近,可以主动承接杭州溢出效应。像杭州滨江区高新技术产业占90%以上(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研发中心,滨江区将会在周边城市和区域进行产业化,绍兴可以借鉴萧山的做法,利用地域优势承接产业化项目。
绍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业作为培育方向?一方面,在选择产业时,要考虑产业本身具有较好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要确保产业能够拥有在当地落地可行性。产业有一个培育过程,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
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主体,是企业和企业家。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蓬勃发展,功臣就是浙江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拥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创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但是,因为形势的变化,现在创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一代企业家不仅要具备老一代企业家的品质,更要掌握新知识、新理念。企业要转型,关键靠企业家。绍兴企业家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创新、敢于开拓,用新的理念、新的视野让企业保持活力和动力。
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会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阵痛,但从长远来看,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城市的发展与产业息息相关,唯有产业成功实现转型,才能引领绍兴实现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
作者: 编辑:赵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