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100公斤重的“钢铁侠”能帮助瘫痪患者重获行走的力量,一款身高1.2米的机器人能陪聊、唱歌,也能测量血压、血氧……在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太炎社区的民生服务综合体“百岁幸福家”,多款养老机器人成为老人的“团宠”。
随着老龄化与数智化两大浪潮加速交汇,近年来,我国养老机器人产业热度持续攀升。从外骨骼机器人到陪伴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形态与功能各异的养老机器人竞相涌现,极大拓展了人们对未来养老生活的想象空间。
但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养老机器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供需不匹配、交互体验差、价格高昂等痛点亟待破解。
那么,养老机器人该如何尽快完成从“概念期许”到“价值创造”的蜕变,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