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花雕酒坛与“绍兴十景图”

2025-10-17 10:06

来源:

花雕酒坛是绍兴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在内装绍兴黄酒的陶制酒坛外表上,或塑或画五彩浮雕图案,展现着精美绝伦的传统技艺。一坛上品的花雕酒,靠的是上好的美酒装其内和精致的花雕工艺美其外,绍兴“花雕酒”之名也是源于酒坛上独特的绍兴花雕艺术。

花雕酒坛制作,运用沥粉、堆塑、彩绘等绍兴传统民间工艺,在酒坛外表进行装饰美化,这种传统彩绘装饰艺术,融汇了绍兴的风土人情和民间匠艺精华,具有浓郁的越文化地域特色。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宋代酒坛,烧制着“酒海醉乡”的行书与黑色花鸟平面图案,简朴典雅,此为绍兴花雕之雏形。

明清时期,绍兴民间已在酒坛上加以彩绘,往往是富贵大户之家,在男婚女嫁时的酒席上,展示富丽堂皇和吉祥喜庆的好物佳品,也是民间婚俗中的陪嫁礼品。清代《浪迹续谈》记载:“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即开酿数坛……其坛率以彩绘,名曰花雕。”绍兴民间婚俗以女儿酒陪嫁,彩绘酒坛成为显示阔气与摆场面的婚嫁礼品。

20世纪40年代初,绍兴城区的黄阿源借鉴庵堂油泥堆塑彩绘装饰技艺,创制浮雕沥粉贴金彩绘的“精忠岳传图”,迈出了花雕装饰与浮雕造型相结合的第一步。同时,绍兴已有民间画工靠绘制酒坛谋生,不少酒作坊雇人用油漆绘制花雕酒坛,也用于酒店陈列,有的还辗转外销至东南亚。

20世纪50年代后期,绍兴的酒厂聘请东浦人蔡阿宝恢复花雕酒坛生产,其对酒坛进行工艺创新,运用祖传佛像雕塑基本功,用香灰作原料,以四面开光图为模式,将平面彩绘改为人物泥塑浅浮雕,然后上漆着色。整个酒坛的表现手法,以油泥堆塑为主,沥粉装饰为辅,创造了花雕新工艺。图案内容以“西游记”“嫦娥奔月”“水浒”和山水风景等为主。产品大红大绿加描金,富丽堂皇,颇具浓郁的民间工艺装饰风采,并已作为外销产品出口。

20世纪70年代后期,绍兴花雕得到长足发展,工艺上进化为以熟桐油与瓷土粉调成的油泥,塑造出各种人物的浅浮雕主题图案;复用油漆手工描绘成以红、黑、金为主要色调的五彩花雕酒坛的工艺模式。随即1公斤装花雕酒坛问世,外加纸盒包装,浅塑后用工笔重彩描绘,雍容华丽,雅俗共赏。第一批仕女古乐图与福禄寿喜图案在香港走俏,在日本长年畅销,并作为对外文化贸易交流的馈赠礼品。

20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国际市场和旅游业的需要,蔡阿宝传人徐复沛等开始培训花雕艺人,产量日增。“湘灵图”和“煮酒论英雄”花雕酒坛获全国轻工业产品装潢设计优秀作品奖。25公斤的大花雕坛“卧薪尝胆”获马德里国际酒类装潢大奖赛金奖。花雕品种增加了7个,题材从古代神话到历史典故,内容丰富,共有156个花式,尤其注重古代仕女和与酒文化相关的故事。产品出口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此后,绍兴花雕坛酒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列为专用礼品,获原中国专利局(现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权。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天皇访华,绍兴花雕坛酒被列为我国回赠礼品。特以中国的长城、梅花和日本的富士山、樱花为图案,还题塑“中日友谊,一衣带水”的沥粉书法,形制精致典雅,引发日本酒商纷纷订货。1995年4月,特制2.5米高,直径1.6米的巨型花雕酒坛,参与浙江省公祭大禹陵盛典活动。至此,以沥粉工艺、油泥堆塑和手工彩绘相结合为特色的绍兴花雕酒坛,已成为造型多样,图案题材广泛,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

绍兴花雕制作工艺是历代花雕艺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用料讲究,工序复杂、制作精良。一个花雕酒坛历经选坛、灰坛、打磨、上漆、图案打样、沥粉、油泥堆塑、正图彩绘、副图上色、勾金、题款、包装等12道大工序。前后共有数十道小工序,多个关键工艺点。油泥堆塑和上色彩绘是两道关键工序,用料配比严密,制作考究。尤其是秘制油泥,配方独特,易着色,阴干后不走形不开裂,画面图像能永久保存。

花雕制作工艺重点有二:将桐油和瓷土粉制成的油泥,根据预定的设计图案,运用捏、堆、塑、压、挑、刻等传统技艺,在坛上制作以浮雕为主、沥粉为辅的浅浮雕素坯堆塑,轮廓清晰,形象突出,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然后进行彩绘,徒手用油漆和油画颜料进行逐件描绘,由于直接决定外观质量和产品品位,技师工匠必须具备“画线流利灵活,刻画逼真传神”的绘画功底,这样重彩绘制的花雕酒坛,才能成为绍兴酒文化的瑰宝。

绍兴花雕工艺,经历代花雕艺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总结与提炼,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画面题材以人物、山水、花鸟等为主,色泽明快、形象生动、寓意吉祥。如《天女散花》《花好月圆》《喜临门》《万事如意》《状元及第》《嫦娥奔月》《八仙图》《兰亭序》《十二生肖图》等。品种多达200多种,屡在各级展会活动中荣获大奖。

绍兴花雕,题材多样,古代神话,历史典故,福禄寿喜等,瑰丽多彩。美酒配美坛,赏心悦目,备受人们青睐。2007年“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人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涌现出不少工艺美术大师。

非遗,最好的传承不是固守,而是让老手艺更好地活跃在当代人的生活里。作为文化资源的非遗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通过实用功能的多种创新,才能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

在中国黄酒博物馆内,可以看到绍兴花雕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茹水平的巨作《绍兴十景图》。作品长约8米、高约2.2米,这幅以花雕工艺油泥堆塑制作的长卷式巨作,在保留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转化,赋予时代气息,展示了绍兴古城名胜古迹优雅美丽的景象。作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展品,以清新而苍劲、典雅而隽秀、古朴而俊逸、博大而雄奇的风貌,吸引了许多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

花雕艺术新品《绍兴十景图》,以绍兴的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油泥塑造的鲁迅故里、沈园、越王台、大禹陵、香炉峰、东湖、鉴湖、吼山、兰亭等景点,突出古城的书乡、酒乡、水乡、桥乡、名士之乡等地方特色,将绍兴人文景观巧妙地集聚在一起,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语境的融合。在瑰丽多彩的青山绿水中,全面描述了古往今来绍兴古城主要景点的风貌,展现越文化内涵蕴藉的深厚旨趣,除了情绪共鸣,文化元素的创新表达给予中外游客别样的感受和诗情画意般美的享受。

茹水平,从事花雕制作40余年,数十件花雕作品获国家专利,多件花雕作品成为国礼,其中花雕坛《兰亭序》已成为当今花雕行业的顶级之作,为花雕工艺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还多次以绍兴花雕大师身份参加央视专业栏目,受邀参加浙江省代表团赴日韩进行展出演示交流。作品屡获国内、省市级工艺美术展金奖、银奖,成为花雕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优秀技能人才。

《绍兴十景图》的成功在于: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传统技艺与当代生活的链接”,善于融合传统题材、传统美术与现代设计理念,将酒坛的美化装潢技艺融入当代创新表达。作品远看青山绿水,近看景点错落有致,布局得体,疏密有致,风姿各异,格调高雅,构成场面宏大的融历史时空于情景之中的艺术作品。作品整体隽秀、优雅、清新、明丽,既具有江南山水的地域风格,又具有现代风采和气质的形式美,展现了绍兴古城的特有地域风貌。

在当今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瑰宝,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运用形式的创新、材料工艺的创新、实用功能的创新,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这种创新将传统景观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不仅提升了传统美术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更让中外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绍兴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