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方言课堂不妨搬到田间地头

2025-11-04 09:17

来源:

柯桥区柯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钱清街道社工站联合打造的“越韵传薪火,乡音润童心”方言课堂,实则是一场唤醒文化认同、延续吴越文脉的生动实践,为破解当下青少年方言认知薄弱、使用频率低的现实困境,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绍兴方言,镌刻着吴越文化基因的“活化石”。若方言渐渐消逝,许多鲜活的文化场景便会失去灵魂,绍兴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也将大打折扣。“越韵传薪火,乡音润童心”方言课堂没有采用生硬的灌输式教学,而是邀请到了方言研究学者、本土文化专家和非遗传承人,还设计了“方言里的家乡故事”“我家的方言小秘密”等分享环节。这种“知识讲解+文化体验+情感分享”的启蒙方式,成功点燃了青少年对方言的热爱。

方言的生命力,永远藏在生活的烟火气里。泥土的芬芳、劳作的汗水、长辈的乡音,三者交织在一起,让方言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与农耕生活紧密相连的“活语言”。这样的方言课堂结束后,还可引导孩子们用方言写“田间日记”,组织“方言农耕分享会”,这样一来,方言传承便形成了“乡土实践—课堂分享—家庭延伸”的闭环,从单一的活动变成了持续的文化浸润。

事实上,田间地头的方言课堂,带给青少年的远不止几句地方话。在劳作中说方言,他们体会到的是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不易;在自然中懂方言,他们感受到的是家乡土地的温度与活力。对绍兴而言,这样的课堂既是方言的传承,更是“水乡农耕文化”的延续。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