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金凤凰”,当好“服务员”。前不久召开的越城区“五大行动”双月攻坚工作会议明确,要在今年最后两个月里大抓项目推进,推动提速度、优结构,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着项目转,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打好主动仗
“仅仅百日之间,我们从框架走向落地,体现了‘绍兴速度’与‘越城效率’。”10月23日,大疆长三角配套产业园项目落地签约暨越城区2025年下半年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现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罗镇华的感慨,道出了签约企业的共同心声。
这背后,是越城全区上下践行“项目为王”理念,抓实“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攻坚项目推进的生动实践。
项目签约后,要做到专人盯、全程盯,避免签约时热热闹闹、推进中冷冷清清、运营后不闻不问。记者了解到,“五大行动”双月攻坚期间,越城区将全力推进项目开工提速、建设提效、谋划提质,坚决打赢项目持久战。
根据部署,将全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破解资金保障、用地报批、拆迁做地等前期难题,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同时,推动15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年底投资完成率“再上一层楼”。“按照‘要素等项目’原则,全力保障大疆、纵横、维科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确保年底前产业用地储备挂牌不少于200亩。”区政府有关人士说。东湖街道总结完善之前3个区块61万多平方米的拆改经验,连片整理、连片释放地块价值,推动窑湾江两岸全面起势出形象,同时逐项推进做地工作,提前完成多个地块的净地、挂牌出让、拓界扩容等,为重大项目预留空间。“我们建立了‘零时差’工作机制,对企业提出的需求,做到‘即时对接、专人领办,2小时回复、4小时落实’。”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谋好项目是成功实施项目的第一步。在项目选择阶段,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提升2026年项目谋划质量,确保项目盘子投资规模增长3%以上,工业项目盘子投资占比22%以上,新增省“千项万亿”项目数量突破往年规模,“产城人文”领域再生一批标志性项目……根据部署,在今年最后两个月里,越城区2026年项目谋划将突出“深、准、实”,紧扣国家政策导向,主动衔接上级各类规划,特别是结合国家、省、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尽可能多地让越城项目、越城元素纳入上级规划。“‘一河五片’就是主战场,集成电路、低空经济、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就是主攻方向。”越城区有关人士说,项目高质高效推进,离不开落实二字,“狠抓时效进度,倒排时序、压茬推进,及时解决堵点难点、‘中梗阻’问题,才能为明年‘开门红’留足空间。”
立好金招牌
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精准高效的保障机制——
狠抓项目动态管理。根据部署,将实行“红黄绿”三色全生命周期管理,滚动更新节点并高频调度,实时掌握项目进度与滞后原因,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将积极落实‘分类分层分级’协调机制,健全项目推进例会机制,落实专人制定项目推进方案和作战图,形成项目建设服务合力。”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聚焦杭州湾创新港、杭绍甬立体交通枢纽港等体量大、投资高、带动性强的项目,精准对接协调、高效破解梗阻,全力保障项目按时序推进,“全方位推动、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一切围绕项目转。”
加大挖潜力度。在接下来两个月里,越城区将重点落实要素保障联审评估机制:区发改局牵头并联合相关要素部门开展前期联审工作,在提高项目可行性、成熟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压缩审批时间,打通招商和落地开工之间的孤岛。
土地资源紧张,是制约越城项目落地的瓶颈之一。稽山街道是越城区医疗器械产业项目落地的主要区域,依托“医疗器械+”产业片区规划,已吸引多个重点项目签约或开工。“将进一步加强内生挖潜,加快推进片区‘二次开发’建设。”稽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辖区内同创数智IC科创园项目已建成投用,合生鸿年产600万套医用手术衣和功能性医用敷料技改项目正在抓紧建厂和生产线,另有一批医疗器械产业项目也在谋划启动中。“接下来将尽可能多地腾出工业用地,为医疗器械产业腾出发展空间。”“根据产业布局,持续挖掘一批医疗器械内生项目和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项目,按‘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原则,清单化滚动推进项目建设。”越城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有关人士说。
攻坚的战场已经铺开,决战的时刻已经到来。“要通过这次攻坚,把一天天的工作量转化为实打实的实物量,把今天的项目进度变成明天的产业实力,走稳走实每一步,为‘十五五’顺利开局打下坚实基础。”越城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乙炳 编辑:徐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