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废弃桑芽变身“金叶子”

2025-11-01 07:24

来源:

昨日上午,在越城区农业科技试验项目验收会上,一缕清雅独特的茶香吸引了全场目光。由绍兴市大禹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创新产品“桑芽茶”,巧妙地运用龙井茶的制作工艺,将昔日桑园的废弃桑芽,打造成了身价倍增的“金叶子”。据悉,当天,共有越城区厉氏家庭农场实施的晚粳稻新品种“秀水7204”引进种植试验示范、绍兴市辉达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实施的二元母猪轮回杂交试验、越城泽楠家庭农场实施的菌棒基质在番薯种植中的节本增效试验等8个项目进行了验收。

“大禹蚕种”有桑园300多亩,为使桑叶长势更好,每年4月都需要对桑树进行“摘芯”处理。“桑叶本身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而摘下来的都是最嫩的一芽一叶,扔在地里着实可惜。”“大禹蚕种”负责人赵根松说,今年,趁着区农业科技试验项目攻关的契机,他们开始研发桑芽茶。

将普通的桑芽变成一款兼具形、香、味的茶饮,说易行难。今年3月,“大禹蚕种”改造了桑叶芽茶加工车间,购买相关设备,并派了两名技术人员去嵊州市五石头岗茶叶专业合作社学习炒茶技术,后来又邀请该合作社社长——浙江省十大龙井茶炒制能手胡忠苗来到“大禹蚕种”指导技术。

“桑叶芽的特性与茶叶不同,不能完全照搬龙井工艺。”赵根松说,那段时间,炒茶机的轰鸣声和项目组成员的讨论声成了车间主旋律。杀青的温度多高最合适?回潮需要几个小时?定型时炒制的力度如何把握?每一个参数都需要反复调试。工作人员一遍遍地试,记录数据,然后请不同的人来盲测口感。经过几十次的试验,一套融合了龙井茶工艺精髓与桑芽自身特性的关键技术参数终于被固化下来,成就了桑叶芽茶“扁平挺直、翠绿显毫”的形态和鲜爽清香的口感。技术人员还编写了《桑叶芽茶制作技术规程》,为之后量产打下基础。

春茶制作结束后,“大禹蚕种”携带该产品相继参加省国有农场土特产联展会、越城区科技成果集市等活动,均赢得了广泛好评。赵根松表示,该产品将于明年全面推向市场。接下来,他们还将充分利用桑园资源,拓展桑园观光、桑芽采摘、制茶体验、品茗休闲等一系列农旅融合新业务,延长产业链,传播现代蚕桑文化。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