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源自家庭的熏陶。在谢真意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喜欢捣鼓玉石、茶具、摆件和植物,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玉的温润、瓷的清声、木的年轮、叶的脉络,成为她的审美底色,后来,当她把药材握在手里,那份对“朴、真、拙”的喜爱仿佛被一一唤醒。
在她的工作台上,一串刚刚完成的手链静静躺着。中央是一颗切割后的南酸枣核,周围点缀着洁白的珍珠与橄榄核小珠,不同材质在灯光下形成微妙的质感对比。“这些南酸枣核,是让我爸爸用切割机帮忙处理的。”她笑着说,“自己没工具,也比较危险。”父亲的支持成了她创作路上温暖的后盾。
她的手艺也并非凭空而来。小时候,奶奶教她缝纫——为了给芭比娃娃做衣服,她学会了把针脚收得细密;大学时又在网上自学立体刺绣。现在,那些曾被忽视的草木精华,经过她的巧思与巧手,化为可佩、可玩、可寄情的日常美物,以传统中药包法封装——用纸和草绳打包,再别着一片草叶,让收到礼物的人惊呼“像收到一味许愿灵药”。
“山楂籽又名五福籽,五瓣象征福禄寿喜财,木荷果寓意长久和睦……”谢真意为每味药材赋予当代“花语”。她设计的200多款作品中,每一件作品都有诗意的名字,如源自《诗经》的“蒹葭”系列、受宋代文物启发的“青绿”手串。这些被赋予“花语”的药材,变成了承载祝福与记忆的“情感载体”。(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