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及马鞍院区获悉,国庆假期结束后,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前来就诊的儿童明显增加。儿科专家指出,当前正值多种呼吸道病毒共存期,青少年和婴幼儿群体易出现重复感染或混合感染,科学防护与及时就医尤为重要。

图:新华社
7岁患儿聪聪(化名)的病例颇具代表性。据家长描述,孩子半天前突发高热达39℃以上,伴阵发性咳嗽,口服美林退烧药后体温仅短暂降至37.5℃左右,两小时内即反弹至38.6℃。经检查发现,患儿咽部充血明显,进一步询问得知,其同班同学已确诊甲流阳性,之后流感抗原快速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聪聪亦是甲型流感。
值得注意的是,反复感染现象在低龄患儿中尤为突出。3岁圆圆(化名)10月初因鼻病毒感染住院治疗,出院后不足半月又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再次入院。该院儿科医生茅慧萍分析称,季节交替期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导致儿童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加之托幼机构等场所易发生交叉感染,使得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更易出现“感染-恢复-再感染”的循环状态。
记者了解到,近期不少医院儿科门急诊量有所增加,住院患儿数量呈上升趋势。绍兴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徐小娟介绍,当前感染主要以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为主,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部分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甚至引发支气管炎或肺炎、诱发哮喘发作。值得注意的是,甲流目前仍处于散发状态,未进入高发期,但需警惕后续传播风险。
针对当前防护要点,徐小娟强调需多管齐下:家长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早晚温差大,应避免受凉;日常保持居室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保证孩子每天10小时以上睡眠,均衡饮食以增强免疫力。对于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她特别建议尽快完成接种,因疫苗产生足够抗体需2-4周时间,恰能在流感高发季前形成保护屏障。
专家同时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危险信号或咳嗽、流涕等症状持续超过7天无好转,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及早检测病源,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在病毒感染期间,要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不要急着返校以防交叉感染及病情进展。
(越牛新闻综合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