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三十一年湖南襄阳有个出名的口技艺人马大宝。马大宝在世时是个名人,他仗义疏财,广交朋友,求教于他的人很多,受到他资助的人也很多。但他性格耿直,说话无遮掩,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往往直言相告,因此得罪的人也不少。
马大宝去世时,他的遗孀和孩子非但没有得到曾受过他恩惠的人的照顾,有的竟然不来吊唁,有的还在外面大放绯色流言,诋毁马大宝的名誉。他的妻子和16岁的儿子马小宝对这种世态炎凉的情况,非常气愤。
马小宝人小胆大,竟自己写了状纸,跑到衙门告状。衙门哪会接收这类状纸,马小宝被轰了出来,只得坐在街头哭泣。
中饭时分,衙门里出来一位绍兴师爷,叫汪辉祖,字龙庄,号归庐。汪辉祖操守严谨,恤民济苦。他强调佐人以尽心为上,律已以立品为先,以俭为甚。汪辉祖从绍兴来到湖南,在县、州任刑名师爷达三十三年。
汪辉祖走到马小宝的身边,问:“小兄弟,你为何悲伤?”马小宝把父亲死后的遭遇说了一遍,又把前来告状被推了出来说给他听。汪辉祖看了看状纸,说:“小兄弟,这种事构不成犯罪,告状没有用的。你随我来,让我给你另外想个法子。”
马小宝跟着汪辉祖来到一家小酒店。汪辉祖给他要了碗面条,自己吃了几杯老酒。然后说“小兄弟,你父亲马大宝是位出色的口技大师,生前我与他相识,了解他的为人。我会帮你主持公道,惩治那些忘恩负义的小人。”
马小宝信任地看着他,点点头。
“你父亲有没有传授你模仿声音的技巧?”
“有的,只是我学得不太好。”
“哪好,今天傍晚你到我的住处来。”说完,两人分了手。
傍晚,马小宝来到汪师爷的住屋。汪辉祖已写了一纸,上面是一段一段的话语。他把这纸递给马小宝,说:“小宝,你来模仿你爹的声调、语气,读这些话语。练到我听了满意为止。”马小宝人小胆大,说:“汪师爷,你老替我母子俩伸张正义,您的吩咐就是赴汤蹈火,我也一定照办!”于是,马小宝刻苦模仿父亲生前的声调语气,日夜练习。
一个月后,汪辉祖设宴,专请那批对马大宝忘恩负义的人物。汪辉祖虽说没有官职,但他是一代名幕,无论新老县官都对他言听计从,不敢怠慢,名头十分响亮。那批趋炎附势的小人接到他的邀请,受宠若惊,哪有不到之理。
酒吃到半醉,汪辉祖让女伶人在屏风后弹奏琵琶:一忽儿莺啼鸟鸣,一忽儿泉水叮咚,一忽儿车来马往,一忽儿古刹钟声……
对酒当歌,大家都很高兴,连连斟酒劝酒,汪辉祖似已大醉。这时,屏风后突然传来了亡故人马大宝的声音:
“喂,你是董奉天吗?平时你口口声声称恩师,说什么恩重如山,可我死后你居然连吊唁都不来,说得过去吗?哈哈!……”
董某大吃一惊,酒杯落地。众人也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接着,又分明传来马大宝生前的声音:“柳春英吗?我好心好意地待你,扶植你成名,你却说我对你别有用心,看上你的美貌,想你做小妾,你真是个不知羞耻的女人啊……”
“王义善,你当时流落街头,是我接济你度日,使你有本钱做生意,才有今天的财势。可我死后,你却对我那可怜的寡母孤儿连看都不来看一眼,你的义气在哪里?你的善在何方?……”
在场的人被一个个地点了名。一个个吓得跪下讨饶,并作了深刻的触及灵魂的检讨和马上补偿的保证,才停止了马大宝的声音。
但这亡魂的声音,一直索绕在他们的耳畔,直到他们乖乖地去马大宝墓前叩头赔罪、向马大宝的遗孀作了补偿和接济,他们的耳畔才恢复了安宁。他们再不敢诋毁马大宝的名誉了。
以后,马小宝与绍兴师爷汪辉祖成了忘年之交。马小宝继承父业,后来成为著名口技艺人,红极一时。只要汪师爷家有什么喜庆大事,他总是到场。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