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起,秋意浓,在斗门街道各社区却处处涌动着暖意。连日来,一支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各角落,成为基层治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您别急,我先帮您检查下路由器,应该是设置出了点问题。”在敬敷社区“老兵帮帮团”工作室内,退役军人王师傅正耐心地为居民张阿姨检修网络。这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队伍始终践行“退役不褪色”的初心,凭借电子设备维修、下水道疏通、家电检修等10余项“硬核技能”扎根社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服务温暖人心。
除了日常惠民服务,“老兵帮帮团”还是社区治理的生力军。他们配合社区干部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楼道堆积物、消防隐患等,为社区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近日,团队志愿者还接受应急救护培训,通过“理论+实操”模式,学习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等实用技能。目前,团队正持续吸纳有专业特长的老兵加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刚参加完社区举办的志愿者培训,老师讲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方法特别实用,让我们对做好志愿服务更有信心。”百盛社区志愿者李阿姨在培训结束后欣喜地分享。
李阿姨所在的“益起来·百盛社区志愿服务联盟”,是社区打造的一支“党建+公益”特色队伍。该联盟以互助为核心,不仅开展定期探访、环境维护、矛盾调解等常态化服务,还通过急救知识、服务通识等专业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截至目前,联盟已吸纳近100名社区党员和热心居民,通过举办“清凉一夏”“情满七夕”等活动,服务时长超335小时。
在昌明社区,“小橘灯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穿梭在小区各个角落,开展垃圾分类引导、平安巡查等志愿服务。“这个月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张程程一边整理新志愿者资料一边说,希望这支队伍能不断壮大,用微光照亮社区每个角落,让每位居民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在王家池社区,“暖阳阳”志愿服务队以网格化形式开展“一帮一”帮扶,提供定时探访、爱心照护、健康检测、上门理发、送医送药等多项服务,让群众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关怀。
从“单点闪光”到“遍地开花”,斗门街道的公益力量不断壮大。今年以来,斗门街道已培育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2100小时。
斗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大社工”体系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精准化、品牌化发展,重点探索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从志愿者、社区、居民三方需求入手,优化服务供给,让志愿服务之光在斗门持续闪耀。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叶小芳 编辑:方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