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崭新的合影,定格了两位老人灿烂的笑容。照片背后,是一段失散50余年、跨越苏浙两地的战友情。在辅警倪芳慧的热心助力下,近日,76岁的江苏老人张和兴与70岁的绍兴老人鲁云龙,阔别多年后重聚,续写半个世纪的兄弟情。
故事的起点,要回溯到1974年的福建军营。新兵鲁云龙遇到了他的班长——早两年入伍的张和兴。“他是我老班长!”鲁云龙动情地回忆。在军营里,张和兴对这个新兵毫无保留,手把手地教他刺杀、打靶、投弹,结下了深厚的交情。那时,分别来自绍兴农村和江苏苏北的两人,因为看上去壮实,常被战友亲切地称为“小胖子”。
1976年3月,张和兴退伍离别时,情深意重的两个硬汉都流下了不舍的眼泪。此后,张和兴回到江苏,鲁云龙则留队服役,1978年12月调至广州军区,作为第一批人员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火中负伤,身上至今留有弹片。
退伍后,生活的奔波让两人失去了联系。但战友的身影从未在记忆中模糊。大约25年前,鲁云龙曾尝试向江苏当地公安局去信查询,并成功获得了张和兴的地址。通过一次书信后,张和兴回信表示“有机会来找他”,可惜此后由于种种原因,联系再度中断,这一断,又是20多年。
转机出现在今年10月。张和兴来绍兴旅游,埋藏心底几十年的愿望变得无比强烈。“我不知道他具体住哪,就想着去派出所试试。”于是,张和兴来到离酒店不远的斗门派出所,社区辅警倪芳慧接待了他。
在派出所,张和兴能给出的寻人信息并不多,仅有“鲁云龙”“福建当兵”“参加过自卫反击战”“曾在粮食系统工作”等碎片信息,倪芳慧没有放弃。“我首先筛选年龄,缩小范围。”很快,她在系统上查到了几位年龄、籍贯相符的“鲁云龙”。
接下去,倪芳慧开始尝试拨打电话。当第一个电话接通,那头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你们是不是找我爷爷?”后续的信息比对异常顺利——福建当兵、参战经历、粮食局工作、背部伤疤……所有线索都指向了鲁云龙老人。电话挂断前,激动的张和兴已情不自禁地向倪芳慧举起了颤抖的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鲁云龙在得知消息后,也激动得没吃晚饭,立刻让儿子开车送他到张和兴下榻的酒店。一见面,两双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那一夜,两位古稀老人同卧一床,仿佛回到了军营的上下铺,畅聊往事、家庭、工作,直至凌晨两点,急切地弥补着50多年的时光空白。
次日,鲁云龙将老班长接到家中,鲁云龙的妻子还热情地教张和兴使用微信,方便日后联系。如今,两位老人已互留电话和微信,鲁云龙时常通过微信向老班长问好。他们青春年华的合影虽已遗失在岁月中,但这张白发重逢的合照,将成为他们情谊最新的见证。
“没想到50多年后还能碰面!”鲁云龙感慨万分,“非常感谢派出所的同志,帮我们圆了这个梦。”
作者: 编辑:严心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