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低空轰鸣,救援尖兵集结待命。昨天(10月30日)下午,浙江省首届应急救援力量大比武暨新装备演示活动在绍兴拉开帷幕。全省65支队伍、363名救援精英齐聚一堂,在实战中锤炼现代化救援能力。
硬核装备亮相:
直升机、无人化成亮点
近段时间,不少绍兴市民目击了“直升机吊车”飞旋在绍兴越城区上空的画面,十分好奇。实际上,这正是本次航空救援演练的实况。与市民看到的演练画面相比,活动当天的氛围更加振奋人心。
(直升机吊载的水陆两栖通信车)
现场被直升机的轰鸣声笼罩,一架空客H225直升机吊载西贝虎水陆两栖通信车低空飞过,模拟在“断路断网断电”极端灾害下投送作战单元、打通生命通道的场景。目前,浙江已有6架直升机实现24小时备勤,构建“1+4+N”航空救援网络,实现全省40分钟应急响应。
(图为机器狗工作中)
此外,一系列应急救援“黑科技”轮番登场,展现出强大的实战能力。无人化编队率先出击,5架大型无人机搭载救援担架与物资,开辟“空中生命通道”;由无人机与机器狗组成的侦察灭火集群,可深入化工灾害高危现场执行火源探测与灭火剂喷射任务,有效替代人力应对极端环境。

绍兴本土企业亦亮出“绝活”。圣翔航空的全国首款移动智能起降场可在10分钟展开,保障全地形起降;华盛雷达的相控阵雷达系统30秒完成立体扫描,性能远超传统雷达。七个装备方阵依次登场,展现“科技赋能、人装结合”的新格局。

比武同步开赛:
绍兴队表现受关注
救援场就是实战场。本次活动聚焦我省防汛防台、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危险化学品等事故多发易发领域的救援需求,设置了县级防汛指挥、无人机抛投、高空悬吊救援等多个实战科目,全面检验队伍应急响应与协同能力。据悉,比武将持续3天,完成所有项目的角逐。
(高空悬吊救援比武现场)
在高空悬吊救援中,社会应急力量模拟悬崖被困人员营救,运用双绳索系统快速转移伤员;有限空间救援科目重点训练队伍应对中毒事故的科学处置能力,避免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作为东道主,绍兴代表队的表现备受关注。越牛新闻记者采访了担任运动员宣誓代表的绍兴队员李冬美。她来自上虞应急管理局,刚参加完综合研判提示单拟制项目,面对镜头时目光坚定。
“紧张是肯定的,但更多是兴奋。能跟全省最顶尖的选手同场交流,是非常宝贵的机会。”谈及备战情况,她介绍:“我们集中准备了一个月左右,只要天气允许,就从早训练到晚。”
她还介绍了绍兴代表队参与的无人机通信项目。“通过无人机航拍,能够实时记录灾情和隐患点影像。我们将信息整合成提示单,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到基层。”李冬美表示,此次比武不仅提升了现场指挥与协调能力,也通过各地市队伍之间的交流学习,有效提高了应急干部的专业素养。
浙江以赛促训:
凸显应急救援新战法
本次大比武是我省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项目最全、参与最广、实战性最强的应急救援综合性竞技活动,也是浙江推进应急救援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活动通过设置贴近实战的科目并集中展示前沿装备,全面提升救援力量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两新'装备大量采购以后,各类队伍的装备有很大提升,通过无人机在实战中的运用,凸显了新战法在我们救援领域的拓展和创新,极大地提升了整体救援能力。”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救援和预案管理处二级调研员吕燕铭向记者表示。
据悉,浙江已实现乡镇应急消防站全覆盖,并正加快布局低空救援、无人化作战等新领域,以科技赋能守护公众安全,持续筑牢全省应急救援防线。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昕妤 越牛新闻记者 张衎男 章斌 编辑:尉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