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把“民生痛点”转化为“自治支点”

2025-10-30 07:30

来源:

柯桥街道大渡社区锦盛蝶庄小区180余个电动自行车充电位的投用,勾勒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清晰路径。

蝶庄小区的实践之所以值得称道,正因它跳出了“行政包办”或“放任不管”的两极思维,用“自治+共治”的智慧破解了多重矛盾,为同类小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蝶庄小区的破局之道,在于将“决策主导权”还给居民。当业委会主任胡海锋从自家单元楼的“样板充电位”做起,用“看得见的便利”替代“说不透的道理”时,其实是用“示范效应”激活了居民的参与感。

蝶庄小区明确“车棚建多大、建在哪,业主说了算”,社区党组织和小区业委会退居“规则制定者”和“平台搭建者”角色。这种定位调整至关重要,前者避免了行政权力对自治空间的挤压,后者让每个居民的诉求都能进入协商体系。

“建造免费,充电收费”的模式,是蝶庄小区破解资金难题的关键创新。蝶庄小区引入企业全额投资,用后期运营收益覆盖成本,既规避了初期资金压力,又借助专业力量保障了设施维护,这种“市场化破题”思路值得肯定。

电动自行车充电位看似微不足道,却折射出小区自治能力的“试金石”。蝶庄小区的启示正在于此: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不在于投入多少资源、出台多少文件,而在于是否真正相信居民的智慧,是否搭建起让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制度平台。当每个小区都能像蝶庄这样,把“民生痛点”转化为“自治支点”,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必将更加稳固。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