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传承创新,写在乡村大地

2025-10-29 22:23

来源:

刘雪松的微信头像是一张他参加2023衢州马拉松时拍摄的照片,并配文“最酷的生活方式”。

刘雪松的跑龄不算太长。2019年,在浙大跑团的带领下,他开始接触跑步。他清晰地记得人生的第一个“半马”:那是一个清晨,他跑上了山西大同古城墙,从4公里跑开始一次次突破极限,当完成20公里时,也恰好拥抱了这个城市最美的日出。

注视着太阳缓缓升起,刘雪松感到心中那份紧绷已久的压力悄然松动。一直以来,他肩上扛着的不只是技术突破的紧迫,还有对团队未来乃至中药事业的责任。“不要想太多的结果,享受过程很重要。”他坚定地说道,“这个过程就是跑步的过程,你现在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第一步。”

从此,他疯狂地爱上跑步,每隔一天都要跑上10公里。也是在这场城墙上的“半马”中,随着脚步的节奏,刘雪松为团队的未来找到了方向:一方面,是技术上向智能化迭代。

“中医药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人一方。”于是,团队与生产健康检测仪器仪表的企业合作,利用中医药的大数据、大模型对收集到的健康信息加以分析,生成相应的中药药方,推动中药现代化拓展走向智能阶段。

另一方面,团队基于对1万多种药材、50多个中药大品种的成分研究,开发真正有效的大健康产品。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与各地的天然产物资源相结合,真正为当地百姓开辟一条依托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刘雪松解释道,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单元,其中能够持续几十上百年的产业都是天然产物,比如磐安的灵芝、常山的胡柚,那是当地的根基,不是引进产业可以比拟的。

“刘老师的大局观一直让我们很敬佩。”团队成员、浙江大学药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腾飞在2022年进入团队前主要在实验室里从事中药基础研究,而现在一个个合作项目的落地投产给他带来的获得感已经超越了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每次与地方谈项目时,刘雪松总会鼓励他们:“我们肯定能够拿下来。”即便在推进时遇到阻力,他也一再尝试推进,甚至亲自写项目书。“他总是永远保持着激情。”

几天前,刘雪松回到母校衢州第二中学与同学们一起参与了运动会的8公里校园跑。他说,自己内心有“二中情节”,希望自己无论什么时候,归来时还是当年那个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二中少年”。

这位永远的“二中少年”也一直心系家乡的发展。2023年,在刘雪松的牵线下,浙江大学常山油茶产业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团队围绕常山山茶油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通过消费者大数据分析、收集市场报告、产品功能性分析等方式,让企业了解到目标客户及其实际需求,并研发出以山茶油为基底的系列保健品、化妆品。

这是刘雪松提出的以科技创新赋能县域经济、推动可持续的乡村振兴的“四个一”模式,即通过一个县、一个校地合作中心,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最终扶持一家当地公司首次落地尝试。

“我们希望把这一模式推广到全国。”如今,以“中药现代化”为题的一系列论文已切切实实写在了大地上,刘雪松也带着他的团队奔向一个关乎全民健康的未来。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