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低压无水印染技术可以接近常压的条件下,高质量完成针对涤纶纺织物类的染色。
此外,该技术还有生态和经济成本优势。以一个中小规模印染厂为例:传统工艺染1吨合格布约产生100吨废水,处理成本按10元/吨计。若该厂日产量10吨,采用新技术后,仅污水处理费一项,每天就能省下约1万元。王际平补充道,“这还未计算节水、节能和介质循环带来的综合效益。”
“这不只是技术突破,也是中国印染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跨越的新尝试。”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蔡再生强调,纺织服装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尤其在浙江,它已成为规模超万亿元的传统优势产业。作为该产业的关键支撑环节,印染行业的绿色化升级至关重要。无水印染技术的成熟与推广,正为整个纺织服装领域注入崭新的活力与发展动能,推动产业向更加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新技术的诞生,总需要有人勇尝“第一个螃蟹”。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闻雷对“无水印染”的概念早有耳闻,但实际落地的案例极少。当得知绿宇在非水介质染色技术取得进展时,他带领团队骨干,多次赴绿宇实地考察,并与王际平团队深入交流。
“它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噱头,而是可验证、可实施的技术方案。”考察打消了施闻雷的顾虑。基于此,2021年,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与绿宇决定携手,共同推进无水染色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在绿宇的展厅内,色彩艳丽的袜子、素雅的男士衬衫、弹力舒适的紧身裤……这些服饰均由企业运用低压无水印染技术染色的散棉、棉梭织布、针织布以及涤纶纱线等原材料制作而成。
尽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王际平坦言这项技术目前尚未尽善尽美,他还有进一步的目标:技术的介质回收率目前可达到98%以上,今后团队将持续优化介质回收环节,力争实现完全回收。
在一个个低压染缸内,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正持续涌动。王际平和他的团队,正用科技的力量,为中国印染工业描绘一个碧水蓝天的未来。印染业“高污染”的旧标签,正被这项中国原创技术悄然撕下。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