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重阳节。
跟全省各地一样,在绍兴,一个相比“传统老人”更具活力的群体正日益引发关注——60岁至70岁的“新老人”群体。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140.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1.76%,其中“新老人”占比过半。
“新老人”普遍身体健朗,受教育程度更高,对老年生活的需求也更为丰富多元,有更强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他们正塑造未来老年消费市场的新趋势。
作为未来发展的“黄金蓝海”,“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站在新风口,面对新机遇,绍兴该如何承接“新老人”的诗和远方?
消费新主张
如今的老年人,尤其是“新老人”,已不再是固守传统消费理念的群体。
62岁的刘红英家住柯桥区,最近趁“双十一”活动上网买了最新款羽绒服,她平时最大的爱好是听书。
王文忠是诸暨市的一名摄影达人,5年前刚退休时,就爱上了摄影。“60来岁,正是‘闯’的年纪!”王文忠说,身边很多朋友都加入了自己喜欢的“圈子”,健身圈、摄影社、模特队等,退休生活比年轻时还精彩。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新老人”,经济条件较优越,他们更愿意在旅游、购物活动上花钱,代表了一种消费新趋势。
外卖、团购等便捷服务也成为本地老年人生活的新选择。据统计,过去一年,绍兴老人相关商品外卖订单量同比猛增,水果、厨房生鲜、甜品饮品成为最受欢迎的三大品类。在子女的帮助下,不少老人学会了用App预订KTV、购买团购券,通过错峰消费享受实惠。
与传统的老年人形象截然不同,“新老人”在文化和技能学习上也展现出强烈的意愿。绍兴目前有数以万计的老年人注册参与老年大学课程,涵盖书画摄影、信息科技等类别,不少老人热衷学习AI影像剪辑,在数字世界实现自我成长。
“新老人”的消费观念变化,本地旅游市场的感知最为明显。浙江仙人掌海外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经理赵为说,以“60后”为代表的“退休同学”们愿意为优质体验埋单,他们青睐高端定制游,不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品质旅行。
在绍兴,越来越多的“新老人”选择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世界,将“退休证”化为一张“环球旅行证”,重新诠释着“老年”的定义。
产业新增量
越来越多的康养文旅基地在乡村拔地而起,适老化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关键词,培训机构开出“银发AI课程”……面对“新老人”消费新趋势,近年来,绍兴紧跟风向,全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适老化改造既是保障“新老人”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更是激活消费潜力、带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抓手。改造需求正从单一家庭场景向社区、乡村等多元场景延伸。
在乡村,悦里·鉴园正在打造长三角高端生态康养项目,形成“长期养老+短期旅居”的消费场景,吸引上海、杭州等地20余名老人长期居住,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消费。
在城市,适老化改造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如越城区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性养老服务站点,老年食堂规范运行率达到100%。
政策利好吸引一批企业入局适老化赛道,形成“需求—供给”的良性循环。这些企业专门推出适老化改造套餐,提供上门评估、方案设计、补贴申领代办等全流程服务,适配老年家庭实际需求。
从家庭里的一根扶手、一块防滑垫,到社区中的一间照料室、一个食堂,再到乡村里的一座康养综合体,绍兴的适老化改造正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更以“大民生”撬动“大经济”,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抢占新赛道
从“养老”到“享老”,“银发经济”风生水起。面对“新老人”对多样化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绍兴如何进一步抓住发展机遇?
“发展‘银发经济’,细分赛道才能抢抓机遇。”有关业内人士指出,“银发经济”并非仅是养老、旅游和医疗,而是一个多维度、涉及面广、产业链长的综合经济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赛道细分做得越好,可挖掘的潜力也就越大。
这方面,我市正在作有益尝试。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绍兴布局了一批覆盖不同需求层次、多元业态融合的康养项目,形成了“高端有品质、中端有保障、普惠有温度”的康养服务体系。
如鉴湖国际康养岛已成为长三角高端生态旅居康养的标志性项目。越城区“邻里康养”嵌入式服务点,目前已吸纳2000余名低龄老年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形成“互助养老”的良好氛围。
从高端医养综合体到社区嵌入式服务点,从生态旅居康养到智慧康养项目,绍兴正以多元业态、精准服务、科技赋能,构建覆盖全需求、全场景、全链条的康养产业体系。
如今,智能化产品的出现,正在重新定义养老体验,填补服务缺口。本地智慧养老院里,智能床垫的数据能够实时传送到护理员工作站的屏幕上;依托物联网与数字技术的数智居家医养服务体系,老人在家中也能享受24小时的健康监测、远程问诊和紧急救助服务。
对此,也有相关人士指出,当前智慧养老产品主要集中于护理、康复和陪伴这三大功能,种类不多,功能单一,产品市场仍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建议聚焦前沿生物、医疗器械、医疗康养、智慧健康等细分领域,推动“科技+养老”“医疗+康养”深度融合。同时,深挖绍兴古城、红色文化、美丽乡村等资源,升级“银享文旅”线路,对接杭甬等周边城市资源,在养老服务、文旅线路、产业项目等方面开展跨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侯嫣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