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女生,脖子上却长了个像喉结的包,伸舌头时还会跟着动,太尴尬了!”近日,20岁的大学生李同学(化名)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解决了困扰她半年的“心病”。经过检查,这个“喉结”,实际是一种名为甲状舌管囊肿的先天性良性病变,通过手术已成功摘除。
女大学生长出“喉结”
不痛不痒却会上下移动
半年前,李同学在洗澡时偶然发现自己颈前正中位置长出一个鹌鹑蛋大小的包块。起初她并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上火疙瘩”,但这个包块不仅没有自行消退,反而随着时间推移保持稳定大小。更让她困扰的是,这个包块不痛不痒,却会在伸舌头时跟着喉咙上下移动。“你怎么长‘喉结’了?”同学的一句玩笑话,深深地刺痛了李同学,她这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

术前患者的颈部包块,形似“喉结”
在家人的催促下,李同学找到宁波市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二病区主任吴贤江主任医师就诊:“医生,我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为什么女生会长‘喉结’?”吴贤江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用手轻轻触摸包块,仔细询问发病时间和症状,随后安排了颈部B超检查。
“别担心,这不是喉结,是甲状舌管囊肿,一种先天性良性病变。”拿到B超报告,吴贤江耐心解释,真正的喉结是男性青春期后甲状软骨发育的结果,“你摸的这个位置在舌骨水平,是囊性的,还会随伸舌头动作移动,这些都是甲状舌管囊肿的典型特征。它和甲状腺是‘同源兄弟’,早在你还是妈妈肚子里的胎儿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形成与胚胎发育异常密切相关
术后吞咽、发声都未受影响
“那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反而长大了才出现?”李同学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吴贤江介绍,甲状舌管囊肿的形成与胚胎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在胎儿发育早期,甲状腺会从舌根部的舌盲孔处向下迁移,迁移过程中形成的甲状舌管本应在妊娠5-10周自行萎缩闭合。如果该管道未完全退化消失,就会残留形成潜在腔隙,上皮细胞分泌的液体不断积聚,最终形成囊性肿物。
“多数甲状舌管囊肿患者无明显不适,但一旦继发感染,就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破溃流脓,形成难以愈合的瘘管。”吴贤江表示,由于药物无法消除这类先天性囊肿,手术完整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方法。为降低术后复发率,手术不仅要摘除囊肿,还需切除相连的残留管道及部分舌骨体。
针对李同学的情况,吴贤江团队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实施“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凭借精细操作实现了微创切除,仅在颈部留下一道隐蔽的美容缝合切口。术后第二天,李同学的吞咽、发声功能均未受影响,状态稳定后顺利出院。

吴贤江(左)为患者手术(资料图)
吴贤江特别提醒,颈前部出现不明包块,除了较少见的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也有可能是甲状腺结节在作祟。两者在位置和活动特点上有所区别,普通人也能初步判断:从位置上看,甲状舌管囊肿一般位于喉结正上方,其中舌骨水平最为常见;而甲状腺结节作为甲状腺组织的一部分,通常长在喉结下方的甲状腺区域,也就是颈前中下部,位置可能偏左或偏右。触发两者“位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甲状舌管囊肿因为与舌根部的残留管道相连,会跟随伸缩舌头的动作上下移动;甲状腺结节则遵循甲状腺组织的运动规律,只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活动。
“颈部出现不明包块,无论是哪种,都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甲状腺专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就诊,通过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吴贤江强调。
(内容来来源:宁波晚报)
作者: 编辑:邵正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