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这么多社区食堂,没有厨师的,这还是头一回。”10月22日上午10时30分,67岁的王阿姨和72岁的张叔叔站在杭州市拱墅区星桥社区的大运河社区食堂里,一边拍摄视频一边感叹。他们特意从滨江区浦沿街道赶来,只为亲眼看看这家“没有厨师”的AI食堂究竟长什么样。
近日,杭州首家AI社区食堂正式开门迎客,吸引了不少像张叔叔、王阿姨一样慕名而来的市民。
扫描桌上二维码进入点餐页面,最贵的荤菜17.8元,素菜多在6.8元至8.8元之间。选菜、下单、支付,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随后,其中一台AI设备的屏幕立即显示出订单信息,提示预计4分钟左右可取餐。果然,不到4分钟,店员便提醒餐品已完成。
作为一家扎根社区的全龄友好型邻里食堂,运营方快鳄公司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新就业群体等推出专属优惠。对于60岁以上老年群体,食堂延续“875”阶梯折扣政策。同时,食堂还推出人均11.9元的老年双人套餐、16元以内的“轻油低盐”长者专属套餐。
值得一提的是,食堂在细节设计上也处处彰显人文关怀。尽管体验良好,不少人仍会担心:食材是否新鲜安全?菜品口感是否稳定?AI烹饪能否真正替代“人”的厨艺?这些疑问,恰恰指向了智慧餐饮发展的核心。
“我们将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用于采购更优质的食材和提升服务。”食堂负责人朱海星介绍,相较于传统社区食堂“提前烧制、保温待售、人工打菜”的模式,AI食堂依靠两台“AI星厨”设备,实现“即点即做、快速出餐”。
(内容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