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模拟原生环境,让动物回归“舒适圈”

2025-10-28 20:30

来源:

在诸暨市枫桥镇永宁村,一座形如“蓝色方舟”的大型玻璃温室悄然落成,这是刚刚投用的鼋(yuán)谷爬行动物保护中心——一个模拟多种爬行动物原生地生存环境和生活场景的“微缩星球”。“这就是濒危动物亚达伯拉象龟!”日前,诸暨市浣东街道朝阳幼儿园的小朋友结伴走进热带植物环绕的保护中心,与这里的爬行动物建立了特殊的情感连接。

“鼋谷”的诞生,源于一对“80后”夫妻的初心。田力与楼文妤毕业后曾在杭州从事外贸工作,因从小对爬行动物的热爱,几年前,夫妻俩一脚踏入农业与物种保护领域,在父辈的农场上建起“鼋谷生态基地”,带领团队将濒危物种保护、研学教育与农文旅融合,打造出一个独特的生态保护模式。

2020年,基地被浙江省小动物保护协会认定为“爬行动物救助保护中心”。2021年1月,首批300多名小学生来访,让田力意识到:“这里不仅是保护中心,更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自然课堂。”目前,“鼋谷”收养了蜥蜴、玉米锦蛇等40多种爬行动物,还包括8只亚达伯拉象龟等国际稀有品种,以及数十种省内珍稀保护动物。“我们还提倡‘在地保护’的概念,向孩子们展示许多浙江本土的爬行动物,让孩子在户外遇到它们时知道如何相处。”田力说。

今年,田力、楼文妤夫妇又在基地不远处投建了这座全新的鼋谷爬行动物保护中心。保护中心不仅具备救助、科研、研学、国际交流功能,更强调“生态位弥补”,让每一种物种都有属于自己的“舒适圈”。

中心模拟不同爬行动物的原生环境,如沙漠、雨林,配备自动调温调湿设备等。“不同的爬行物种在这里生活都很舒服。”田力说,目前,中心已有10多种稀有动物“搬”入安居。

如今的2.0版“鼋谷”还设计了一系列互动体验:听故事认识动物、亲手播种、观察龟龟晒太阳……通过“知识宝盒”“奇妙旅行”“自然侦探”“守护者诞生”四段式课程,让孩子在安全、有趣的环境中萌生动物保护意识。

据悉,“鼋谷”年均接待研学游客1万余人,被评为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也是绍兴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绍兴市野生动物救助保护中心。前不久,由田力、楼文妤发起的“走进鼋谷守护濒危动物”案例,获评全省“环境友好 儿童友好”优秀实践案例。“研学分母越做越大,效益经济将反哺动物保护。”田力表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