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方剑萍 文
“有个公共停车间总归是方便很多,雨淋不着,看上去也整齐,不像以前停车都是随地停。”近日,一辆63路公交车从市区驶向稽东,官桥村的村民应师傅在集镇的官培溪公交站下车后,骑上停在路边公共停车间的车子回家去。
为进一步形成规范有序、安全便利的停车环境,近日,稽东镇结合辖区内居民实际情况和交通安全,挖掘主干道富余空间,合理增设方便停车位。首个电动自行车方便停车位就设立在官培溪公交站旁,便于居民换乘来往绍兴市区、柯桥城区以及龙西村、高阳村等方向的公交车。
记者看到,这处设立在稽东消防站大门口的方便停车位可容纳20辆电动自行车左右,车辆整齐入“框”。这一因地制宜的“小创新”,汇聚成停放空间“大增量”的文明成效。“我们目前正在摸底集镇以及公交线路周边人流量、车流量密集的路段,因地制宜规划和设计各类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推动打造更多便民的非机动车停放空间。”稽东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来稽东镇参与户外运动的游客越来越多,车流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每年的深秋时节,是赏水杉、爬雪窦岭的旅游旺季,随之而来的则是停车问题。为此,稽东镇同时在车谷线稽东集镇路段、舜源公园及香榧公园都增设了停车场,划分了停车位便于停车,一共可容纳机动车辆70-80辆;香榧公园停车场还在去年配备了新能源公共充电桩,不仅服务游客,还兼顾周边村社居民的充电需求。除集镇及景区之外,各个行政村也充分挖掘零星空地、闲置空地、桥下空间等“边角料”,因地制宜打造小微停车场,引导村民文明停放。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