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化特派员+”激活乡村共富文化潜能

2025-10-28 15:49

来源:

机甲“龙狮”昂首摆尾,与真人舞龙队同台竞演;青年学子穿行乡间,采集饱含乡愁的“口述史”。在福全街道龙尾山村,省级文化特派员蓝珊华打造的“龙潮福动”文化品牌让这个村庄焕发新生。而在稽东镇竹田头村,市级文化特派员邵琦让闲置防空洞变身“会稽山藏酒洞”文旅综合体,预计每年为村庄增加客流量5万余人……

这两处乡村文化风景,是柯桥区创新推行“文化特派员+”模式,推动文化惠民、文化共富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柯桥区紧紧围绕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将文化特派员作为激活乡村文化潜能的重要力量。

“文化项目必须要有生命力,能造血,才能真正在乡村扎根。”邵琦依托“云隐稽东”品牌,结合雪窦岭景区资源,把闲置防空洞打造成集人防教育、新材料科普等内容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累计吸引企业投资200余万元。此外,他的团队还盘活闲置农房打造乡村书吧、博士创新工作站,新增就业岗位20余个,并实现7个乡村的片区化服务覆盖。

蓝珊华则以“龙脉传承”“龙腾文苑”“龙心育人”三步走策略,挖掘福全街道龙尾山村的民俗文化与民间传说。“每个村庄都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关键是要有人去发现、去激活。”她梳理文化根脉后,一批浸润“龙魂”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多支文艺队伍组建了起来。她还发挥派出单位优势,组织村里孩子研学,推动党建联建,创建“红领龙潮”党建品牌。龙尾山村党总支书记王云良感慨:“文化特派员不仅送文化,更帮助我们培育文化,让龙尾山村有了自己的文化标识和发展信心。”

邵琦和蓝珊华的故事折射出柯桥区文化特派员工作的系统谋划。目前,全区16名文化特派员以“1+N”模式开展服务,即以联系村为核心辐射周边镇街,并基于特长推行“个人+组团”服务模式。数据显示,文化特派员已累计开展理论宣讲近250场次,举办文艺演出、惠民服务等活动520余场次,组建50余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通过文旅规划、文创销售等方式帮助派驻地增收近400万元。

行走在柯桥的乡村,文化特派员播下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在马鞍街道,“有戏山外”曲艺戏坊让曲艺重焕生机;在湖塘街道,莲花落少儿传承培训班为近200人次提供培训;在夏履镇,“禹你莲戏”曲艺大家唱品牌招募学员50余名……文化特派员们不仅“送文化”,更“种文化”,帮助基层建立不走的文化队伍,通过服务定制化,面向基层需求精准输送文化资源;通过创意本土化,立足文脉打造特色文化IP;通过项目产业化,联动资源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了从单向输送到双向互动,从单一文化服务到多元功能融合的转变。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