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以“四维联动”精准赋能科产融合

2025-10-28 09:22

来源: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与滨海新区一家合成生物企业展开联合攻关,致力于突破规模化生产技术瓶颈。这一合作是新区构建“以产业需求为核心、政府赋能为支撑、平台攻坚为关键、场景验证为路径”的“四维联动”科产融合机制的生动体现,为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

“四维联动”是滨海新区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产业、政府、平台、场景的四方协同,打破创新要素流动壁垒,构建“需求—支撑—攻坚—落地”的完整生态。其核心在于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确保科技创新始终贴近市场。例如,“链主牵头+企业协同”模式,将药物量产等产业痛点直接转化为科研课题;政府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从基础研究到检验检测的全链条支撑;平台攻坚方面,正在建设中的滨海科技城三期,重点布局合成生物科创空间,着力打通“小试—中试—产业化”的关键通道;场景验证则推动在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研发—验证—优化”的闭环。

科产融合虽倡导多年,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其一,主体目标存在差异。科研人员多关注论文与专利,而企业更注重市场效益,双方目标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其二,转化衔接不够顺畅。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关键环节存在脱节,导致部分成果难以走出实验室。其三,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对技术转移、中试验证等环节的支撑力度仍有不足,部分产教融合平台在功能定位上存在模糊地带,制约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面对这些难题,新区“四维联动”机制以协同性、精准性打通科产融合的脉络,推动科技与产业抱团发展、共生共赢。当然,该机制仍需长效化、渐进式推进:可推广“产业谷”模式,建立企业需求动态采集机制,实现创新供需精准匹配;提升平台载体承载力,嵌入专业服务机构,破解“从1到100”的转化瓶颈;政府应完善高校科研转化考核与企业扶持政策,提高成果奖励额度,激发企业参与动力。

科产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四维联动”通过系统整合资源,精准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让科研成果扎根于产业生态中,成为产业升级的源头活水,前景可期。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亦声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