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如此“高效”,少了共情

2025-10-27 14:24

来源:

不久前,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内8件珍宝不翼而飞,包括曾属于欧仁妮皇后的大襟花胸针,而万里之外的中国电商平台上,却立马上演了一场与之相关的“奇迹”:电商平台迅速上架了同款仿制品,从售价千元的“复刻版”胸针到仅仅16元人民币的“同款”项链,一应俱全。虽都是预售款,但速度也真没的说了。

如何看待这事?首先,这是中国供应链极致效率的一次彰显。从新闻事件发生,到产品设计、开模、生产、上架,一件商品仅在短短数日之内就出炉了,令人咋舌的反应速度,是全球任何其他地区都难以企及的。它展现了我国制造业和电商生态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市场敏感性,及商家捕捉热点、并将其迅速转化为消费品的水平。

但这种复刻似乎让高不可攀的艺术品以某种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文化速食”倾向相对于文物的珍贵性而言,显得有些唐突。卢浮宫的被盗案毕竟是一场文化的损失,而这个生意是不是有点往人伤口上撒盐的味道?以此蹭流量,反映出了我们在文化消费上的某种浮躁。廉价的仿制品在短时间内出货,将具有独特历史叙事的艺术品,降格为可以随意复制的普通商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稀释了文物的神圣性。公众的震惊和惋惜情绪还未平复,商业行为就迫不及待地介入,缺乏应有的“共情时间”。追求商业效率没错,但也要保持一份对文化、历史和法律的敬畏之心。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