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间的摄影梦
2020年初夏,绍兴的梅雨季来得缠绵。某个傍晚,阮玲琴结束了一天的教学工作,开着车穿梭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挡风玻璃上,雨刮器左右摆动,发出“唰唰”的轻响,细密的雨珠粘在玻璃上,将路边商铺的暖黄灯光折射成细碎的光斑,像揉进雨幕里的星子。
彼时的她,正被生活的重负压得有些喘不过气——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压力,工作中的琐事,桩桩件件都让她觉得心里像塞了团湿棉花。直到这抹意外的景致撞进眼底,她下意识放慢了车速,看着雨珠在玻璃上慢慢滑落,模糊了窗外的梧桐叶,却让寻常的傍晚生出一种朦胧的诗意。“原来平凡的雨天,也能这么美。”她心里嘀咕着,某个角落好像被轻轻叩开了。
这之前,一位爱好摄影的老友早就劝过她:“你中文系出身,懂国学美学,不如试试摄影?既能出去走走锻炼身体,又能把你的审美装进镜头里。”那时的她并没有放在心里,可此刻雨幕中的光影,让她忽然动了心。
没过多久,阮玲琴真的买了第一台相机。周末的清晨,她没再窝在家里补觉,而是揣着相机走进了家附近的老巷。雨后的青石板路泛着光,墙根下的青苔沾着水珠,拐角处的老茶馆里飘出龙井的香气,穿蓝布衫的老人坐在门槛上择菜——她按下快门,将这些细碎的瞬间定格。“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好像所有的烦躁都被吸进了相机里,只剩下我和眼前的景。”阮玲琴后来回忆,那是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摄影不只是“拍照”,更是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镜头里的人间烟火
2024年,阮玲琴的3件作品入围第40届摄影国展初选,虽未最终入展,却成了她摄影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这3幅作品里,藏着她对绍兴文化的理解,也刻着一段段与光影较劲的日子。
《松·颂·宋》的诞生,始于2022年央视春晚上《只此青绿》的惊艳。看着舞台上流淌的宋韵美学,阮玲琴忽然想:“我们绍兴也有宋韵啊,能不能用镜头把它拍出来?”她找到师父尉建新商量,师父指着地图上的越城区富盛镇说:“宋六陵在那儿,六棵古松立了这么多年,是最好的题材。”
那天傍晚,阮玲琴赶到宋六陵时,夕阳正斜照在松树上,松针的影子投在地上,像铺了层碎金。她架起相机,拍了6张单张作品——每棵松树背后,都衬着远处隐隐的山峰。可这组作品投去省展时,却石沉大海。“内容太单薄了,只有松树,没有烟火气,怎么能体现越地宋韵?”她对着照片反思了好几天,终于想通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她成了绍兴古城的“追光者”:在沈园、八字桥、仓桥直街、府山公园等地的人和景都进入了她的镜头。她把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场景,和宋六陵的古松拼成长卷,松的苍劲与人间的烟火相融,终于让《松·颂·宋》有了“活”的气息。
《一帘幽梦入画来》则藏着柯桥的水乡柔情。那年她参加“经纬之上”柯桥驻地摄影工作坊,导师建议她“可以用两张片子拼接,艺术地呈现柯桥这一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于是,她便揣着相机,沿着柯桥的水系跑,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致,若耶溪、古纤道、瓜渚湖,等等。最终,这些景致被她拼成一幅蓝调长卷,水乡的温柔像要从镜头里溢出来。
而《村痕渐隐》,是她最舍不得的作品。去年参与“新昌镜岭水库影像档案”驻地摄影工作坊时,她走进了水库边的8个村庄。在一个小村,一位老爷爷把刚烤好的红薯塞到她手里,红薯的热气烫得她指尖发麻;在另一个村子,办年货的村民围着她,让她拍自家挂在屋檐下的腊肉;孩子们则追在她身后,吵着要看相机里的自己。“那些瞬间,相机成了纽带。”阮玲琴说,她拍的不只是砖石、飞檐,更是村民对故土的留恋——那些笑容、那些烟火气,比照片本身更动人。
于平凡中发现不凡
作为柯桥区湖塘中学的一线教师,阮玲琴在教学与创作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我的摄影创作时间均安排在休息日,两者并无冲突。”她笑着说。
这种平衡不仅没有让她顾此失彼,反而让两者相互促进。在教学中培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为她的摄影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摄影创作中锤炼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悟,又让她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阮玲琴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对日常的深度观察、对情绪的敏感捕捉,以及对多元文化与艺术的吸收融合。“我不追求要去遥远的地方拍摄,我相信最动人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她这样诠释自己的创作理念。
为了拍好唐诗之路的长卷,她长期拍摄若耶溪与云门寺;《残垣新曲》取材于漓渚铁矿旧墙上的图案;《别样山水》则来源于一处水面油污的纹路。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她“于平凡中发现不凡”的创作追求。
对于未来,阮玲琴有着清晰的规划:“在持续关注人文与日常的基础上,尝试更具深度的系列化创作,并探索摄影与其他媒介的融合。”她计划跟踪记录老街区的改造过程,用影像对比变迁中的建筑、人与生活场景;同时探索AI在摄影后期中的应用,让传统摄影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某个周末的傍晚,绍兴又下起了小雨。阮玲琴揣着相机站在八字桥边,看着雨珠落在桥下的乌篷船上,泛起一圈圈涟漪。她按下快门,镜头里的雨幕依旧朦胧,就像她最初与摄影相遇的那个傍晚。只是此刻的她,眼里没有了当初的压抑,只有对光影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镜头里的故事还长,只要愿意走下去,总有新的美好,在光影里等她。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茹晨鸿 编辑:徐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