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四维联动”加速合成生物产业化

2025-10-27 07:08

来源: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与滨海新区一家合成生物企业展开联合攻关,围绕合成生物关键工艺进行全流程测试与数据交叉验证,致力于突破规模化生产技术瓶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一合作是新区构建“以产业需求为核心、政府赋能为支撑、平台攻坚为关键、场景验证为路径”的“四维联动”科产融合机制,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滨海新区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学这一前沿赛道,全面建设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并于今年成功入选全省第三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成为省级新区中首个入选的合成生物领域先导区。截至目前,该先导区已引培核心企业15家、关联企业16家,落地产业项目28个,“高校研究院+产业创新平台+企业实验室”的协同攻关体系已在区域内广泛应用。

重点布局合成生物科创空间的滨海科技城三期。 记者 骆 烨 摄

在推进过程中,新区坚持以产业需求为核心,精准引导创新方向。面对合成生物产业面广点多的特点,新区从实际难题出发,通过双渠道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创新。一方面构建“链主企业牵头+细分企业协同”模式,以浙江医药、德琪制药等为龙头,联合艾可泰科、尚科生物等细分领域企业,围绕药物量产、酶制剂优化、创新药研发、细胞库建设等关键环节协同攻关;另一方面通过布局“四大产业谷”,将生物合成效率提升、靶向药物副作用控制等“卡脖子”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确保创新活动紧密对接产业实际。

政府赋能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区持续完善政策与服务保障,依托省药品审评中心绍兴分中心、食品药品行政审批受理中心等“一站式”平台,构建覆盖基础研究、小试中试、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的完整服务链条,为企业打造优质创新生态。

平台攻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总投资100亿元的滨海科技城聚焦成果孵化,三期重点布局合成生物科创空间,定位为科研成果孵化器与产学研服务载体,提供“小试—中试—产业化”全流程支撑,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场景验证是成果落地的重要路径。新区围绕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农业“三大应用领域+临床/生产场景”,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实际环境中验证应用。在生物制造领域,依托浙江省肿瘤医院绍兴院区、直线质子医疗系统,新区企业与6家知名医院达成临床试验合作,为基因细胞治疗、药物筛选提供技术转化场景;在生物食品领域,金康普食品、芳原馨生物完成营养强化剂、替代蛋白的小批量生产验证,形成“研发—验证—优化”闭环机制;在生物农业领域,通威生物开展乙醇梭菌蛋白应用验证,实现技术落地并填补行业相关空白。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四维联动”科产融合机制,着力破解合成生物领域科研与产业脱节、成果转化不畅、创新要素分散等痛点,助力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的创新策源地与成果转化高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 淳 编辑:尉立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