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度重视科技助残工作,将其视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浙江,科技助残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助残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围绕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部署,浙江建立省级统筹、多部门协同的科技助残推进机制,省残联强化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等跨部门协同,成立省残联科技助残工作专班,以清单化、项目式推进落实,确保科技助残工作见行见效。
浙江省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9部门《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深化助残共富先行实践。
“科技助残赋能残疾人品质生活”被中国残联列入浙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首批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支持浙江持续强化科技助残”被中国残联纳入支持浙江助残共富第二批政策保障与改革事项清单,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贡献浙江经验。
浙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科技助残研发与应用,为科技助残项目落地生根提供丰沃土壤。
去年4月,省残联、省财政厅共同出台《浙江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实施办法》,年增预算3600余万元。这一迭代升级的残疾人辅具保障政策,将智能仿生假肢、眼控仪、头控仪、外骨骼康复训练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训练器等多款高科技产品纳入省级补贴目录,最高补贴金额提标达每人5万元。
从省级层面到地方实践,科技助残在浙江形成“全省一盘棋、地方有特色”的实践路径。中国残联、浙江省残联与杭州市政府签署科技助残三方合作协议,推进杭州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建设,齐心协力推进助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