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重厚老人在楼道乐谱前为记者重演当时“演唱会”的样子。
近日,在越城区塔山街道沈园社区藕芽池小区的一栋居民楼内,4幅工整誊写的革命歌曲乐谱被张贴在一楼楼道,引得过往居民纷纷驻足。这些乐谱出自今年98岁的周重厚老人之手,做了一辈子音乐教师的他,如今又用一场场特殊的“音乐会”,在邻里之间传递着红色旋律。
9月3日上午,周重厚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全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我们国家繁荣强大,看得我热血沸腾!”深受阅兵仪式的鼓舞,他花了两天时间用记号笔誊写了《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4首在93阅兵中出现的暖场歌曲的乐谱,并将这些乐谱张贴在楼道中,供邻里欣赏学习。白天,他就站在楼梯口,为大家动情献唱。
那天,老人儿子周围前来看望时,远远就瞧见邻居们围在父亲身边听歌,老人一字一句唱得铿锵有力。“我父亲说,人的一生需要音乐。好的音乐会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周围说。
周重厚出生于1928年,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教师。“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就想着要学一门技能傍身,又想像父亲一样成为老师。就去学了音乐,别人都拿不走。”他回忆道,他发奋学习,考入当时的绍兴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学习音乐和美术,后来弹得一手好钢琴。然而好景不长,1948年父亲去世,尚在上学的周重厚无力承担学费,时任简师附小校长的任芝英注意到这个清贫却勤奋的学生,主动为他垫付学费。最终老师们还为他争取到了免学费的待遇。
老师们的这份恩情,始终激励着周重厚,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善良、有爱、有责任感的人民教师。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编写出版多部音乐教材。在国庆60周年前夕,他还将多年整理的《手抄经典歌曲集》复印成书,并为重要歌曲的创作背景、乐理分析做了详细注解,分发给有需要的亲属、朋友和学生们,希望他们将红色旋律唱下去。
近几年来,因为听力衰退,写字成了周重厚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方式。通过手抄歌谱、传唱红歌的方式,这位98岁高龄的老人依然奔走于音乐知识普及的一线。
“音乐让我永远年轻,不忘历史,期待明天。”周重厚说。
作者: 编辑:胡鑫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