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有一类水果,不仅酸甜多汁,更能缓解干燥,其含有的独特活性成分,更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高手”。最新一项研究发现,这类水果含有一种特殊的“宝藏成分”,能有效降低血栓风险,保护心血管健康。它就是——柑橘类水果。
2025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细胞报告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脂饮食会加剧血栓形成,而柑橘类水果含有一种特殊的“宝藏成分”——橙皮苷,可以帮助预防血栓形成。
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会促进肠道中多形拟杆菌增殖,并促进其产生棕榈酸,较高的棕榈酸水平会抑制人体内抗凝血蛋白,从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最终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而柑橘类水果中富含的“橙皮苷”,能像一块“盾牌”,阻断棕榈酸对抗凝血蛋白的抑制,从而减少血栓形成。
柑橘类水果种类很多,包括橘子、柑子、橙子、柚子、柠檬等。柑橘果实色香味兼优,果汁丰富,风味优美,除含糖分、有机酸、膳食纤维、矿物质外,还富含维生素、多种甙类物质,营养价值极高。
不过,吃柑橘类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以下3点:
1.不要空腹吃。橘子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吃橘子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可能引起脾胃满闷、打嗝泛酸等不适症状。2.三类人群(患有糖尿病的人、有消化疾病的人、肾功能异常的人)慎吃,否则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出现危险。3.不与药物同吃。柑橘类水果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呋喃香豆素,其中果皮较厚的柚子、橙子中呋喃香豆素含量较高。它能显著抑制肝脏中负责分解药物的关键酶,使部分药物无法被正常代谢,带来疾病风险。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 编辑:方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