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4分钟,生死逆转!一块年糕险成夺命杀手

2025-10-26 16:50

来源:

“120警报声就是命令,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10月23日上午9点2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急诊医学科的平静——一名因异物窒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正由120火速转运,预计5分钟后抵达。

闻令而动,抢救系统高效启动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护理团队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气管插管箱、呼吸囊、吸引器、持物钳……所有抢救设备迅速到位,一场与时间竞速的生命保卫战悄然打响。

9点26分:生命悬于一线,团队沉着应对

120警报声撕裂空气,抢救室大门被推开。担架上的患者面色灰败,颈动脉搏动消失,口唇紫绀,情况万分危急。现场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犹豫,交接护士迅速上前,无缝衔接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每一次按压都是对生命的执着呼唤。

黄金4分钟:精准判断,“元凶”现形

与此同时,陈环医生与护士团队迅速完成插管前评估。必须立即开放气道!陈医生手持电子喉镜,精准探入,瞬间锁定“罪魁祸首”——一块巨大的白色年糕,死死卡在气道入口。

“是年糕!”经验丰富的陈医生沉着操作,用持物钳稳稳夹住异物,果断将其取出——一块足有4×4厘米的完整年糕被成功清除。

高效协作,一气呵成

取出异物仅是第一步。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持续高质量心肺复苏……一系列抢救措施在4分钟内精准完成,全程如行云流水,展现出急诊团队过硬的应急能力和默契配合。

奇迹时刻:心跳恢复,生命重燃

随着有效气道的建立,氧合得以恢复。插管后仅6分钟,监护仪上出现振奋人心的波形——患者恢复自主心跳!触摸到再次搏动的大动脉,所有医护人员紧绷的神经稍得舒缓。这意味着患者已闯过最凶险的一关,为后续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专业解读:高效协作背后的生命密码

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专家指出,患者在窒息超过25分钟、心跳呼吸停止20分钟的情况下能获救,实属不易。其成功关键在于送医及时,更在于急诊团队快速响应、精准判断与高效协作。

专家进一步解释,年糕、汤圆等糯米制品黏性大,一旦咀嚼不充分或大口吞咽,极易黏附咽喉或阻塞气道,尤其对老人和儿童风险极高。气道阻塞会导致机体迅速缺氧,几分钟内即可引发心跳呼吸骤停,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生命警示:防患于未然

时值秋冬食俗季节,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特别提醒公众:

细嚼慢咽:食用糯米制品务必小口、充分咀嚼,形成食糜后再下咽;

专心进食:避免吃饭时说话、大笑或走动,尤其教育儿童养成安静进食习惯;

关注高危人群:老人与儿童更易发生异物窒息,建议将食物切小块并加强看护;

掌握急救技能: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应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能扭转生死。

这场生命的逆转,充分展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急诊医学科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应急能力。他们以速度、技术与协作,再次印证了这是一支能打硬仗、能创奇迹的“生命守护队”。同时也向公众发出深刻警示:生命脆弱,防范未然,方能品味美味,更守护平安。

截至发稿时,又一名70岁昏迷的男性患者,由120送来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患者自主呼吸已经非常弱,这又是一例异物窒息。这次位置更深,急诊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应急团队,急诊科医生杨春医生打开患者气道,电子喉镜探入声门处, 探到一块4✘4cm左右肉块样异物,这次异物比较难取,因为已经嚼碎,部分碎屑掉进了气道。通过4次探查终于把所有异物取出,且5分钟内完成所有操作,异物取出后患者立即发绀好转,15分钟后自主意识恢复。

(通讯员 史俊 潘琰)

作者: 编辑:胡鑫凯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