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气候适宜。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巅朝山下望去,远处稻田里一片金黄,触景生情,不由勾起儿时田间劳作的记忆。
那时,家乡稻种分早晚季,从开春之日起,为了赶时节,大人忙得连轴转,我们这些农家孩子懂事早,亦不贪玩,主动为父母分忧,家里家外帮着干这干那。
但那时,我们年纪小,平日里,只能帮着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如扯草喂猪喂牛、挑水扫地或砍柴烧火等等。农忙时,帮着搬农具、拎谷袋或推车子,在早晚稻换种最繁忙的日子,则是干些拔秧苗、割稻子、翻稻谷和挖禾蔸等活计。其中,挖禾蔸是我最愿意干的,也是最好玩的一件农活。
说我愿意干,是相对其他重农活而言吧,大热天的,能站在水里挖禾蔸,我觉得清凉又自在。挖禾蔸好玩,可以和哥哥姐姐在一起干活,还可以开心地打闹,抓个青蛙和瓢虫什么的。有时,挖开禾蔸会有黄鳝、泥鳅或鲫鱼,大家兴奋极了,立马扔下锄头和板锄,在浑浊的泥水中围抓,大家开心地笑着、扑腾着,弄得全身泥水。又有时,谁的小腿上被蚂蟥叮上了,也不会太慌张,尖叫几声之后就安静了,我们也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漫不经心地帮着被叮的人拍拍腿肚子周边,蚂蟥自然就出来了。
挖禾蔸,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哥哥姐姐力气大,一般会选择用锄头来挖,我力气小些,则会选轻一点的板锄,刚开始,手感太差,瞄不准位置,经常挖在禾蔸上,溅得一脸的泥水,溅到自己脸上也就罢了,但奇了怪,经常会溅到旁边的哥姐身上,为此,少不了一顿臭骂,如果这事接连发生,免不了遭他们一顿拳打脚踢,搞得我又是陪笑,又是求饶的。正因为有这种氛围,田间劳作才显得不是那么的枯燥和单一了。
当然,挖多了,就熟能生巧。经过不断的尝试,我逐渐掌握了挖禾蔸的技巧,把板锄稍微侧一点,用锄角入水,弯腰向下用力时,不管准不准,控制板锄不晃动,这样,哪怕是挖在禾蔸上,泥水也不会溅得到处都是,挖在禾蔸的前边沿自然为好,轻轻一拉,禾蔸就翻转过来了。经过几天浸泡,禾蔸也就化作了肥料。
挖禾蔸,是早稻收割后,种植晚稻之前的一个主要环节,重要的还有之后施肥打滚子,平田地滚线条,拔秧插秧护苗……紧锣密鼓完成一连串动作,晚稻的种植才算结束,接着,就是田间管理,风调雨顺的话,秋季到来时也就大丰收了。
挖禾蔸,是小时候每年要干的一项农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让我了解了南方稻谷种植的全过程,也让我感受到了劳动中那份简单的幸福和快乐。
作者: 编辑:严心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