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守心正气 内省铸魂 务实奋进

2025-10-25 07:59

来源:

马国勇

中国典籍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库,蕴含着古圣先贤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与修身齐家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古语典故,旁征博引、援古证今。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今天,这些穿越千年的箴言警句,依然闪耀着启迪思想和洗涤灵魂的力量。从“政者,正也”的为政之道,到“克己奉公”的修身圭臬;从“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世恒言,到“民惟邦本”的初心规谏,无不构成新时代医保干部锤炼优良作风、塑造过硬队伍的道路镜鉴和行动典范。

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镜,守心正气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箴言,从政治哲学的高度确立了“人民至上”的思想地位。其深层意蕴不仅在于强调“人民可以亲近但不可轻视”的治世准则,更在于构建了“民为立国之本、本固则邦宁”的治国逻辑闭环。这种将民心向背视为政权存续根本的政治认知,在《荀子·王制》中通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的经典喻象进一步得到升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辩证关系,警示着为政者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之心。当《尚书》《荀子》的古老智慧遇见新时代医保民生实践,便有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千万流动人口”“建立‘暖心无忧基金’守住困难人员贫病底线”“长期护理保险托起失能老人幸福晚年”的胸怀和温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水可载舟”的古老隐喻,更是医保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初心守护生命的真实写照。当医保战线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奉为行动圭臬,当医保干部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灵魂叩问镌刻在每一张报销单据、每一笔待遇核准、每一场政策宣讲中,古老智慧终将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医保担当!

二、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鉴,内省铸魂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吾日三省吾身”,此语出自《论语·学而》,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后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语》中将其进一步阐释为“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淬炼出自我检视、内省修身的实践路径。这一箴言穿越千年,在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中焕发出全新生机,诠释着内省铸魂的作风密码。医保干部当以此为精神坐标,躬身自省:一省政策执行是否精准到位、参保群众是否全然了解;二省服务群众是否暖心有为、数字赋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三省基金监管是否筑牢底线、欺诈骗保是否保持足够警觉。时刻以典籍智慧为鉴、以自觉自省为径,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清单式”细化自省维度,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中刀刃向内、深化自我革命,切实将修身自省融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行动中、融入解决基金监管难题的突破中、融入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以“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为勉,务实奋进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这句源自《礼记·中庸》的典籍真诠,以“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辩证思维,揭示了成就伟业的终极密码:务实是登峰的云梯,奋进是渡海的舟楫。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踏遍山河,亲尝百草;徐霞客丈量山河,不避风雨,不惮虎狼。这些历史长河中的先贤,用毕生诠释“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用行动揭示作风建设需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医保干部当以“笃行不怠”的韧劲书写医保为民的新篇章:从坚持宣传确保每位参保群众都能享受政策红利到创新“医保+互联网”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生育津贴“即申即享”到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当“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行动自觉,当“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深度融合,这种“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务实作风,必将汇聚成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在健康中国历史伟业中写下专属医保的厚重一笔。

从《尚书》的民本箴言到新时代的“人民至上”,从《论语》的内省智慧到“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从《礼记》的实践哲学到“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追求,中国典籍里的作风之道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新时代、新征程,医保干部当以“民心即初心”的清醒、“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书写医保作风建设的新篇章。这既是对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最好致敬,更是走向医保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区医保分局)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