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普通的伤口,竟持续三个月无法愈合;一次偶然的除锈清洁,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危险。近日,绍兴市中心医院接诊的一位特殊患者,提醒我们某些日常行为中藏着许多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隐患。

“一开始我以为是虫子咬的,擦过多种药膏,一点效果没有,伤口处反而还越来越痛,晚上都睡不好。”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慢创修复门诊,柯桥市民王先生指着腿部一处伤口,无奈地讲述着自己这三个月来的痛苦经历。接诊的主治医师周劲松通过耐心沟通发现,这并非普通皮肤问题,而是隐藏着更危险的诱因。
原来,三个月前,王先生使用了含有氢氟酸的化学药剂来清洗金属锈污,期间有一滴黄豆大小的液体溅到腿上,虽然有一瞬间皮肤刺痛,但他用纸巾擦拭后便未再留意。而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接触,成为了后续健康问题的根源。
随着沟通的逐渐深入,周劲松最终明确王先生是被清洁剂中的氢氟酸灼伤。他解释说,氢氟酸虽损伤面积小,却具有极强的垂直腐蚀性,能穿透表皮、真皮直至脂肪层,造成深度坏死,这也是创口长期难以愈合的关键,因此被称为“化骨水”。“对于黄豆大小的灼伤面积,一般情况下,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防止感染。对于深度烧伤和严重组织坏死的创面,后期可能需要进行植皮手术来修复。”周劲松表示,若早期处理得当,患者2至4周内便能痊愈。经过治疗,王先生灼伤的腿目前已逐渐好转。
“氢氟酸烧伤不可以掉以轻心。”周劲松补充说,当氢氟酸的接触面积更大时,情况将变得极其危急。在临床上,手掌大小的接触面积,就可能危及生命。同时,还与氢氟酸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即便接触面积没有达到手掌大小,也可能引发致命危险。
更令人警醒的是,氢氟酸一旦大量被身体吸收,会经血液循环直接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导致低钙血症。钙对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功能至关重要,低钙血症会诱发心脏抽搐、心脏骤停,让患者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为此,周劲松提醒,在使用含有氢氟酸的相关产品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佩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装备,确保皮肤和眼睛不直接接触氢氟酸。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氢氟酸,要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以上,并及时到医院告知情况尽早接受专业治疗。
(越牛新闻综合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