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浙江4岁男童喝珍珠奶茶后玩蹦床窒息死亡,医生提醒

2025-10-25 07:14

来源:

10月24日,据报道,近日浙江台州,一名4岁男孩因喝珍珠奶茶后蹦床,被珍珠反流噎住窒息身亡,家属悲痛之余,质疑奶茶店未张贴明显告示,未口头告知孩童不可食用。

据大风新闻华商报报道,一知情人士透露,事发当天,家长系通过奶茶店小程序下单,后系一成年人到店取走奶茶,未见儿童。

据家属自述,10月19日下午,母亲带孩子去杜桥宝龙广场游玩,通过小程序购买了一杯珍珠奶茶,同行的朋友去拿奶茶时,店内工作人员未提醒珍珠颗粒较大,不宜儿童食用。后将奶茶带入3楼游乐场,游乐场未提醒不得将食物带入场内。游玩期间,孩子口渴,喝了珍珠奶茶后接着玩耍。

后经其他孩子提醒,母亲一分钟到孩子身边,发现孩子异常后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并呼喊求救,但未见游乐场工作人员上前。后抱孩子前往游乐场大厅,求助工作人员,对方称不具备救援技能。母亲带孩子去医院,经过1个多小时救治,最终没能救回孩子。

监控视频显示,男孩在蹦床玩耍。

突然倒地。

紧急抢救。监控视频截图

据九派新闻报道事发所在地临海杜桥宝龙广场工作人员回应称:事情正在协商处理中,“现在政府和派出所、法院都已经介入处理了,我们也在积极配合。”

记者联系涉事奶茶店,一名工作人员称现在这个事情公司在处理,其还表示下单的小程序上会有安全提示,“儿童和老人要在看护下食用”。

当地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称,自己系值班的,不了解相关情况,具体需要找宣传部。记者联系当地宣传部门,电话暂未接通。

孩子父亲向记者表示,儿子的死自己已经非常悲痛,网络上的一些言论让自己更难受,将此事发上网络也是想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医生抢救的时候说珍珠都黏在那里(气管里)。”

他还表示,网上传言起诉取奶茶的朋友不实,现在根本没有说想去告谁,没有说要多少赔偿,自己只是需要一个说法,奶茶里的珍珠这么大、粘性这么强 ,儿童是否可以饮用、 是否合理?他承认家长有看护责任,但认为奶茶商家、游乐场商家、商场都有责任。

医生提醒:奶茶珍珠入气管海姆立克或无效

10月24日,武汉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涛向记者介绍,此次案例中,应该是奶茶中的珍珠进入了孩子气管。珍珠黏性较强,所以才会出现即使家长用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但也未能让孩子将异物吐出。

许涛表示,通常不建议小朋友食用果冻、珍珠奶茶等食品或饮品,因为儿童身体机能尚处发育阶段,且容易在未将食物嚼碎的情况下“囫囵吞下”,增加异物吸入风险。

此外,在吃喝东西后还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食物反流,最终导致窒息,全麻手术前病人禁止饮食也是这个原因。如遇到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比较合适的急救方法,但是也建议最好立即向医护人员求助,一方面医护人员的操作会更专业,另一方面也便于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

律师:从法律角度看家长是主要责任主体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从法律角度看,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是主要责任主体。4岁儿童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应当充分预见让孩子饮用珍珠奶茶并在蹦床时食用可能存在的风险,却未加以有效防范,没有尽到监护职责。

赵良善表示,如果奶茶店的珍珠确实存在粘性过大、颗粒过大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产品质量要求的情况,且未充分履行对消费者的告知义务,那么奶茶店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奶茶店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且已经通过小程序进行了必要的提示,其责任可能会相对较小。

赵良善指出,游乐园作为经营场所,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如果游乐园明确禁止携带食物进入,但未对家长携带珍珠奶茶进入场地的行为进行有效制止,或者游乐园工作人员在孩子发生意外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如不会急救技能等,游乐园方则需承担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赵良善解释,商场方通常对其管理的场所内的经营活动负有一定的管理和监督责任。如果商场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或者在孩子发生意外时未能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一般来说,商场方的责任相对较小。

(越牛新闻综合广州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