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机器轰鸣的绍兴滨海新区马海工业片区,多名护水先锋队队员沿着大庆闸江巡查,细致记录河面漂浮物聚集点与企业雨水排放口,同时向周边企业员工讲解护水知识。这支由斗门街道牵头组建的护水先锋队,成员包括50余名来自辖区企业、事业单位的党员,他们以“巡查+宣教”双轨模式,推动工业社区治水从“政府主导”迈向“政企共治”。
不久前,护水先锋队队员何林峰在新豆姜生产河巡查时,敏锐发现一处雨排口在晴天出现异常排水。他立即拍摄现场照片、记录精准位置,将详细情况按流程逐级上报。经排查溯源,发现是一企业内部水管破裂引起,在街道、社区协调下,企业立即完成修复,有效阻断了污水入河路径。“我们每月固定巡查三条河道,既查隐患也做宣传,发现问题决不拖延。”何林峰告诉记者,目前护水先锋队已构建起“巡查—上报—整改—复核”的完整闭环机制,以“早发现、快处置”的行动力,为片区水质筑起坚实防线。
护水先锋队的实践,是斗门街道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斗门街道围绕“水岸共治、河城共生”理念,实施“163”治水专项行动,构建多方协同作战机制,为片区水质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在系统部署下,马海片区水质治理工作正多维度全面推进。在溯源整改层面,全面开展溯源排查整治行动,约谈28家存在问题的企业及商铺,针对性提出整改建议。在日常管理上,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夯实“管、治、保”常态化管理模式,建立“企业环保责任清单”与“环境风险日常巡查制度”。还通过引入无人船、无人机、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开展走航、爬管和飞行检测,进一步提升治水精度。
斗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治水举措落地见效,奋力打造“生态河湖、美丽河湖”新样板,为工业片区水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潮起滨海)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叶小芳 编辑:丁浩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