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环境复杂多变,如何为企业提供高效、专业、可信的纠纷解决方案?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浙江省商事调解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我市以专业化、市场化、数智化为抓手,构建高效便民的“全生命周期”商事调解服务体系,实现“调解有路径、解纷有实效”,相关经验和做法受到各方肯定。
商事调解需多方协同才行。我市积极建设规范有序、承接有力的商事调解组织体系,筑牢调解根基。如柯桥区成立“柯以调调解中心”,整合律师、外籍调解员、行业协会等力量,形成“平台+队伍+机制”运行模式;越城区打造“会会通”品牌,推动调解中心进驻综治中心与基层法庭,让商事调解从“可有可无”变为企业解纷“优先选项”。目前,全市已建立商事调解组织9家,累计成功调解1361起案件,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织就了一张覆盖广、响应快的商事调解网络。
平衡商事调解的公益属性与市场活力,需要一套完善的商事调解运行机制。诸暨市探索“公益+市场”双轨路径,依托“浙里调解”平台分流案件,民生纠纷走公益免费通道,商事案件引入市场化服务机制,实行“调解成功收费、司法确认免费”模式,既保障调解机构可持续运营,又切实减轻企业解纷成本。越城区组建由资深律师、行业专家组成的调解队伍,设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快速通道,让调解结果“说了管用”,显著提升企业对调解机制的信任度。
数智化是商事调解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市各地持续研发商事调解线上平台,如诸暨市实现纠纷全流程线上化;越城区通过调解数据上链与智能分析,积极推动商事调解从“单一解纷功能”向“全链条解纷生态”转型。
此外,我市还积极延伸服务触角,推动商事调解从“事后调处”向“事前预防”延伸。如柯桥区定期组织企业座谈等方式,为纺织、印染等产业发布纠纷风险报告和高频案例。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