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兢山村的柿林漫山染红,上虞桃园村的朱红柿串起“如意”,诸暨王村的“野毛柿”缀满稻田……十月的绍兴,处处飘着柿子的甜香,藏着最动人的赏秋图景。
这份“寻柿指南”,带你走进满是“柿”意的江南秋光里。
新昌兢山村:
高山上的“柿”界,免费赏遍漫山红
在新昌县儒岙镇,有一座藏在高山上的村子——兢山村。曾经默默无闻的它,如今因满村的柿子火出圈,成了绍兴周边备受青睐的免费赏秋地。这座村子坐落在独立山峰上,除南面是平地,三面皆临深谷。站在村口远眺,天姥山的云雾若隐若现;而散落在山间、村道旁的柿子树,早已把这里染成了红色的海洋。
要寻兢山的“柿”景,得从唯一的入口开始。虽然,这条路从会墅岭延伸至村口便戛然而止,却成了赏柿的“黄金路线”:从“缘起兢生”到“今生兢柿”,从“柿林缘道”到“情定柿园”,沿途8处主题景观,每一步都藏着惊喜。路边的景观立牌标注着最佳拍照点,柿子造型的雕塑本身就是打卡地,随手一拍,都是“柿”意满满的秋日大片。
兢山村的柿林。
最不能错过的是“柿岭道”,这条穿行在柿林中的游步道,由空中栈桥和林中步道组成,脚下是松软的落叶,头顶是挂满红柿的枝丫,秋风一吹,柿子轻轻晃动,仿佛在跟游人打招呼。步道一侧是村路,另一侧是幽深山谷,谷里的发夹弯公路通向青云梯和班竹景区,东侧就是天姥山。若是清晨前来,山谷间云雾缭绕,红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走累了,路边的咖啡馆和民宿是绝佳的歇脚点。这些店大多建在高处,将观景台与咖啡座结合,点一杯“好柿咖啡”,抬头是满树红柿,连空气里都飘着甜意。若想深度游玩,村子西北的山坡上还有“牵手柿海”“爱心鸟巢”等景观,与柿岭道连成1公里的徒步环线,慢慢逛下来,半天时间都嫌不够。
如今的兢山村,不仅吸引了绍兴本地游客,连上海、江苏等地游客都专程自驾前来。村里的民宿、农家乐随处可见,傍晚住进山间民宿,听着虫鸣、闻着柿香,才算把兢山的秋意尝透。
上虞桃园村:
千年朱红柿,串起“柿柿如意”
“红红瓶,绿绿盖,千人走过万人爱”,说的就是上虞长塘镇桃园村的朱红柿。十月的桃园村,房前屋后、路边地头,满树的朱红柿像一盏盏小灯笼,把村子装点得格外喜庆。这里藏着1099棵古柿树,其中168棵树龄超150年,最老的柿子树,每年还能结出150—300斤甜柿。
桃园村的朱红柿,是上虞的老特产。据《上虞县志》记载,晋代时绍兴会稽山麓就有柿树种植,而长塘镇是主要分布地之一。这里的朱红柿个头不大,单果重50—80克,熟时果皮艳红,果肉橙亮,轻轻撕开果皮,吸一口柿汁,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难怪村民说“秋天的幸福,是朱红柿给的”。
农家屋前的柿树。
最特别的是桃园村的“柿柿如意”景观。村民们用红绸带把柿子串成串,挂在屋檐下、摊位前,既是装饰,也是寓意美好的伴手礼。“买一串回去,图个‘事事如意’的好彩头!”摊位前,游客们争相挑选,红色的柿串与金黄的稻田相映,成了村里最热闹的秋景。
若想拍美照,桃园景区里的小木屋是绝佳机位。蓝天白云下,高大的古柿树旁立着几座木屋,红柿、木屋、远山构成一幅天然油画,随便站在树下,都能拍出秋日氛围感大片。傍晚时分,夕阳洒在柿树上,果实泛着暖光,连影子都带着甜意。
诸暨王村:
稻田边的“野毛柿”
藏着600岁“树王”
在诸暨枫桥镇王村,藏着一片“柿”外桃源。这里的柿子是未经嫁接的原始品种,诸暨人叫它“野毛柿”,个头小巧,却透着原生态的甜。十月中旬,王村的稻田渐渐金黄,500多棵柿子树分散在田间地头,红柿与金稻相映,延绵数里,成了最治愈的田园风光。

村民打柿子。(潘池芳 摄)
村里最有名的是一棵600年树龄的“柿树王”,树高5米多,枝干遒劲,每年都能结出满树橙黄的柿子。村民说,这棵树是祖辈传下来的,如今成了村里的“宝贝”,每到赏柿季,游客都爱围着它拍照。站在田埂上望去,“树王”的枝叶舒展,红柿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村里的路两旁,常有村民摆着小摊,卖刚摘下来的野毛柿,价格实惠,咬一口,原生的甜香在嘴里散开。
无论是站在稻田边拍“红柿金稻”,还是在柿子树下拍“柿影斑驳”,王村的秋景都自带滤镜。秋风拂过,稻穗摇晃,柿子轻摆,连空气都带着田园的清新,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享受这份秋日的宁静。
延伸阅读
周边“寻柿”彩蛋
若想把“赏柿”之旅拉得更长,绍兴周边的萧山、余姚也有好去处。萧山区的梅里自然村,藏着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古柿树群落。共有1500棵百年古柿树,最老的近600年树龄,品种是独特的“方顶柿”,果实方正,果肉丰厚。每年柿红时节,千棵柿树肩并肩,满树红柿与蓝天相映,壮观又出片。
余姚市大岚镇的柿林村,更是因“吊红”柿子闻名。村里不仅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有漫山遍野的柿子树,入秋后,枝头的“吊红”红彤彤的,与黑瓦白墙的古村相映,宛如水墨画卷。在这里,既能赏柿景,又能感受古村韵味,堪称“双重惊喜”。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珏 编辑:姜京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