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童心巧手复国宝!马山街道世纪街社区“小小修复官”,激活社区文化新生态

2025-10-24 11:21

来源:

当文物修复的匠心邂逅社区儿童的童心,2025年10月21日,一场名为“非遗‘贴’贴乐:我是小小修复官”的文化体验活动在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世纪街社区精彩开启,15名童匠奇遇社的小朋友积极参与其中。这场活动不止于体验,更成为文化传承与社区治理的鲜活实践。本次活动由马山街道未来社区运营项目组联动世纪街社区童匠奇遇社共同打造,是未来社区构建“普惠型、沉浸式”文化服务场景的一次精准落地。

一、 模式创新:从“单向传授”到“沉浸式赋能”

未来社区运营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的场景营造。我们一改传统的文化讲座模式,首创“文物修复官”沉浸式体验。活动以一句“各位‘小小修复官’,请开始你们的复原挑战!”拉开序幕,迅速完成从“参与者”到“担当者”的角色转换。

项目组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国宝修复工具包”,内含精心设计的碎片化贴纸与文物背景卡。在“金嵌宝石八角盒”、“清代花瓶”等文物复原过程中,复杂的历史知识被转化为直观的动手挑战。这种“做中学”的模式,不仅降低了非遗的理解门槛,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自信的情感递进,是未来社区教育赋能的一次成功案例。

二、 资源整合:从“单一活动”到“多元共治生态圈”

本次活动的成功,得益于未来社区运营中“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行。我们积极激活并链接了属地高校资源,邀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的学生党员志愿者担任“技术顾问”。这一举措,不仅为活动提供了专业支撑,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参与社区服务的实践平台,构建了“社区-高校”共生共赢的良性生态。

更值得称道的是社区内生动力的激发。活动现场,率先完成任务的孩子主动化身“社区小导师”,协助同伴共同完成挑战。这种自发形成的“代内互助”氛围,正是未来社区所倡导的“邻里守望、共享互助”精神的鲜活缩影,有效提升了社区的自我组织与自我服务能力。

三、 价值沉淀:从“一时活动”到“长期文化种子”

一场活动的价值,不应止于现场的欢声笑语。本次“小小修复官”项目,其深层次目标在于为社区培育一批未来的“文化小公民”。通过亲手触摸历史脉络,孩子们心中被播下了珍视文化遗产、传承工匠精神的种子。这份早期的文化启蒙,将成为他们未来参与社区文化事务、甚至投身相关领域的内在驱动力。

“小小修复官”活动是世纪街社区在文化治理领域的一次精准试点。它验证了通过创新的场景设计、有效的资源链接和社群关系的激活,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在社区土壤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未来,马山街道运营项目组将持续孵化此类兼具文化内涵与治理效能的项目,打造一个更有温度、有深度、有活力的社区文化共同体,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文化的传承者与社区的共建者。

(供稿人:王雪萍)

作者: 编辑:丁浩沨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