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次全检”少跑腿

2025-10-23 21:56

来源:

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以前经常出现违规群租房,居民意见很大。现在,街道执法队员不用层层上报协调、转交,而是直接上门,当场就能固定证据、下整改通知。矛盾在基层就化解了,大家连连称赞。

这样的变化,在浙江遍地开花。目前,全省85%以上执法力量已下沉到县乡,其中乡镇(街道)执法力量占比超60%,构建起“越往下底座越宽”的“金字塔型”执法体系,行政执法满意度跃居全国前列。

“好的治理,不是让群众适应部门权力边界,而是让权力跟着群众需求走。”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说,这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治理逻辑,让老百姓遇到烦心事,不用再跨部门奔波,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管事的人”。

“一次全检”少跑腿

浙江万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琳佳,这些年有种显而易见的轻松感,“各类检查的次数明显减少。”

该公司位于海宁市钱江工业园区,主要从事投影膜、投影布等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制造研发,以前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不同部门和第三方机构时不时各自上门检查。而今年,镇里牵头,几个部门一起来了一次,就把所有问题一次性讲清、讲透,像做了一次全面的“企业体检”。

企业从“忙于迎检”到“一次全检”转变的背后,是浙江充分转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效,通过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实践。

民营企业多是浙江的鲜明特色。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整治令企业头疼的检查乱象,浙江今年专门出台有关涉企行政执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提高执法质效,让广大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

用“综合查一次”破解“多头检查”是关键一招。改革前,全省存在10余类执法队伍。有餐饮店老板反映,店里食品安全、营业执照归市场监管部门管,餐饮油烟归生态环境部门管,消防安全归消防救援部门管,燃气使用、餐厨垃圾归建设部门管,经常一个单位查完,另一个单位又来了……各部门之间权责交叉如“绕线团”。

现在,打破传统执法条线与层级壁垒的“一支队伍管执法”创新方式,将检查对象相同、检查内容相关、检查时长相近等任务“合并同类项”,大幅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协同联动的本质是“聚合力”,当治理围着问题转,而非围着行政边界转,这种治理理念的深层革新,让“谁都管、谁都管不好”的困境迎刃而解。

企业的安心是实实在在的。今年以来,全省“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77.5%,涉企行政检查总量同比下降57.9%,减少不必要现场检查32万户次,为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