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伊”字用得太活了,人称代词新思考

2025-10-23 21:46

来源:

近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第六届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年轻学者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她是上虞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张诗雨,其研究报告《会话互动中“伊”的虚指用法:以吴语上虞话为例》,以鲜活的方言现象撬动了学界对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的新思考。

张诗雨的学术起点源自少年时期的文化认同探索。她在国外上高中时,开始系统阅读上虞县志、研究越剧与目连戏,逐渐意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认同的载体。

上大一时,她在上虞方言中观察到一种罕见现象:第三人称代词“伊”常被用作第二人称“侬(你)”。这种用法虽曾被语言学泰斗吕叔湘于1945年提及,但学界普遍认为仅存于戏曲文本。然而张诗雨发现,在上虞日常对话中,“伊”的这一用法在长辈对小辈发起的话语中极其常见。例如母亲对孩子说“姆妈拨伊烧年糕吃嗷”(妈妈给你烧年糕吃哦),其中“伊”实则指代听话方。

她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说话即做事这一逻辑。比如上虞人表达对他人的赞美时,有时会通过“人家话”“伊话”等引入第三方视角,让赞美更显真挚、有说服力、易被接受。(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