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膀胱壁上截取一块组织,“量身定制”制作一根新的输尿管,打通了生命通道。这样一例高难度的泌尿系统通道重建手术,近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开展实施。医疗团队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重新打通市民王先生的尿路系统。
王先生因“右侧输尿管结石”刚动过手术,本以为休息几天就能康复,可没想到,术后突然出现右侧腰腹剧痛,体温飙升至高热,尿液中还带着血丝。剧痛难忍的他,最终找到了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泌尿外科。接诊的是毛祖杰副主任医师。刚走进诊室,毛祖杰就注意到王先生痛苦的神情。在详细询问病史时,多年的泌尿外科临床经验让他立刻警觉起来:“这些症状很可能是输尿管损伤的信号!”他迅速安排王先生做了尿路成像检查,以便验证。
检查结果很快印证了毛主任的判断:王先生右侧输尿管不连续,周围还有大量渗液,这意味着他的输尿管受损。更危急的是,受损的输尿管导致右侧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再加上之前结石引发的严重感染,王先生的右肾已濒临“罢工”,病情随时可能恶化。
“你得马上住院,控制病情!”毛祖杰当机立断,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经过反复讨论,团队制定了紧急治疗方案:先通过右肾穿刺造瘘解除尿路梗阻,缓解肾脏压力,同时全力控制感染,为后续手术争取时间。
随着抗感染治疗的推进,王先生的感染指标逐渐下降,手术时机也终于成熟。可当手术开始后,眼前的情况又让团队倒吸一口凉气——王先生输尿管损伤长度约13厘米,受损部位缺血坏死,周围组织还伴有大量感染,传统的修补术无法实施。
毛祖杰冷静分析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采用膀胱壁瓣代输尿管术。这是泌尿外科领域公认的高难度修复手术,要从患者的膀胱壁上精准截取一块组织,为他“量身定制”一根新的输尿管,重新连接肾脏和膀胱。
手术台上,毛主任全神贯注,每一步操作都精准到毫米。他小心翼翼地截取膀胱壁瓣,仔细塑形,再一点点将新“输尿管”与肾脏、膀胱缝合……3个多小时后,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王先生的尿路成功恢复——这根直径仅3-4毫米的“生命通道”,成了他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术后复查,王先生右侧肾脏积水明显消退,肾功能和感染炎症指标持续好转。一周后,他顺利出院,3个月后回到医院复查即可。
“输尿管虽细,却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关键通道,损伤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肾萎缩、肾功能衰竭等终身后遗症。”毛祖杰提醒,输尿管损伤虽不常见,但预防至关重要。如果在输尿管镜手术后出现腰腹痛、发热、血尿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损伤后72小时内是黄金修复期,切勿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作者: 编辑:严心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