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高端海鲜餐饮走起平价路线,能否成功突围?

2025-10-23 08:01

来源:

昨晚,海虹舫城南店大堂几乎客满。

最近,绍兴越城区二环南路上的海虹舫城南店以“海鲜平价超市”的概念重新开业。这家拥有35年海鲜运营经验的酒店业老品牌,希望借此开拓新局面。

在两年前的2023年3月,全国连锁平价海鲜餐饮海平国际登陆绍兴华联银泰城,但仅一年时间,这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餐饮品牌便黯然退场。

高端海鲜餐饮走平价路线是危还是机?海虹舫的勇气值得钦佩。它与盒马的平价海鲜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又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接力尝试新模式

在绍兴海鲜酒店阵营中,海虹舫名声响亮,旗下有多家分店,规模均不小。近日,海虹坊将旗下2000平方米的城南店改造为“海鲜平价超市”,颇有逆风而上的劲头。

“华联银泰城的海平国际关门,问题不在概念本身,而在运营根基。”本地商界观察人士分析,“同样的‘海鲜平价超市’概念,在不同的操盘者手中,结局可能截然不同。”

海平国际兴衰的轨迹令人唏嘘。曾在店内充值办理会员的唐先生回忆:“刚开始确实火爆,但后来渐渐就没人去了。”唐先生经商多年,业务接待需求频繁,他认为当下餐饮业竞争异常激烈,不仅需要有供货渠道,也要会搞营销,还要会做厨房、接待等管理,每一环节都要求专业。海平国际在绍兴存在多方面水土不服,业务量跟不上、营销能力也欠佳,仅有平价海鲜渠道,客流量上不去,最终店租、用工成本等压垮投资人。

相比之下,海虹坊负责人陆平道出了底气所在:“我们做了35年海鲜,进货渠道畅通,在量价上有绝对优势。在绍兴,老客户众多,海虹坊做海鲜质优价廉、物超所值,早已有口碑。”

业内人士分析,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海鲜餐饮行业正经历着深度洗牌。高端海鲜酒店必须转型,但转型路径需要量体裁衣。海虹坊城南店之所以转型,最根本原因还是之前的运营模式造成持续亏损,不得已而为之,不转型就意味着闭店、出局。

堂食比批发市场还便宜?

海虹舫餐饮集团在公众号上这样介绍他们的首家海鲜平价超市:“打造‘比批发市场更便宜’的生猛海鲜集市,价格低到不敢相信。”

开业当天发布的优惠海鲜品类单,有鲜活海鲜近40种,价格相对实惠:小青龙68元一只、东星斑128元一条、梭子蟹38元一只。

“海鲜餐饮的竞争,表面上是价格的竞争,实质上是供应链的较量。”海虹舫的海鲜采购经理不讳言自己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我们在主要产区建立了直采网络,能够实现从渔船到餐桌的直线连接。”

这种深耕35年的供应链能力,构成了海虹舫转型的最大护城河。

店内醒目位置挂着的价格对比表显示:波龙每斤比市场价低30元,东星斑每斤便宜40元。“我们要让顾客真切感受到,这里不仅比一般餐厅便宜,甚至比批发市场还实惠。”陆平说。

“在当前消费环境下,拥有强大供应链的餐饮企业将获得重构行业格局的机会。”绍兴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秘书长骆来信表示,海虹舫的转型如果成功,或将为传统高端餐饮业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样本。

新模式能否走通?

昨晚七点,海虹舫城南店的海鲜池前围满了挑选的顾客。透明的价格、直观的体验、稳定的品质,正在重新构建消费者对海鲜餐饮的认知。

海虹舫城南店的转型,是一次彻底的自我革命。“在消费降级、竞争饱和的当下,只能‘思变’。”陆平坦言,“传统的海鲜酒楼模式确实已经难以为继。”

改造后的海虹舫彻底颠覆了传统海鲜酒店的模式:海鲜全部明码标价,不论市价如何变化,帝王蟹常年维持在140-160元/斤,且不收加工费。这种“海鲜超市+餐饮”的复合模式,让顾客能以比菜市场直购还便宜的价格,享受酒店烹饪、用餐的宴请服务。

“盒马生鲜确实方便,但不太适合正式宴请。”在海虹舫宴请客户的某广告公司负责人陈鑫表示,“这里有包厢,能兼顾品质与私密,是传统酒店转型后的独特优势。”

零售业专家叶耀庭分析:“在新消费环境下,传统海鲜酒店不断调试。他们既保留了酒店的服务优势,又吸收了新零售的定价透明、体验直观等特点。”

由传统海鲜酒店发起的这场自我革命,不仅是企业生存求变的探索,更是整个行业积极转型的缩影。海虹坊能否凭借其供应链基础和服务模式创新,在同样的概念上走出不同的道路,值得市场关注。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殷俊 文/摄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