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绍兴新昌县人民医院城东院区产科病房传出温暖喜讯,孕妇余女士(化名)在医护团队的全程守护下,历经卵巢囊肿蒂扭转、宫颈机能不全、臀位胎膜早破三次危机,成功闯过生产难关,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目前母女已平安出院。
故事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当时孕26周的余女士因突发持续性左下腹痛伴恶心呕吐,被家人紧急送往县人民医院。此前早孕体检时,余女士就被查出左侧卵巢有5cm囊肿,医生曾叮嘱需孕期密切观察。接诊医生陈佳敏凭借丰富经验,迅速判断妊娠期突发下腹痛可能为妇科急腹症,随即安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余女士左侧卵巢囊肿约5cm,且囊肿与子宫蒂部血流信号异常,确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这是妊娠期少见却危及生命的急症,若不及时手术,可能导致卵巢缺血坏死、感染、败血症,甚至引发血栓脱落,不仅严重威胁母亲生命,还可能诱发胎儿流产。
情况紧急,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产科联合妇科、麻醉科开展紧急会诊。妇科主任医师高金凤会诊后,结合余女士孕26周、胎儿未足月的特殊情况,制定了“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方案,力求在解决卵巢扭转问题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子宫和胎儿。随后,高金凤带领团队成员为余女士实施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其左侧卵巢囊肿蒂部已扭转2圈,卵巢因缺血呈紫黑色。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和多年临床经验,医护团队成功为余女士完成卵巢囊肿扭转复位并剔除囊肿,保留了正常卵巢组织。手术历时1小时,全程微创,为后续保胎奠定坚实基础,术后母婴生命体征均保持平稳。
本以为危机已过,不料术后第3天的常规超声检查又拉响警报。检查显示,余女士宫颈管长度仅18mm,而正常孕26周孕妇宫颈长度应≥30mm,且其宫颈内口存在分离,提示宫颈机能不全,随时可能因宫缩或宫腔压力增加导致流产。26周的胎儿若保胎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产科团队立即启动“保胎治疗”方案,为余女士使用保胎药物以减少子宫宫缩,指导其卧床休息并减少活动,同时每3天监测一次宫颈长度。接下来的2周里,医护团队如同“守门员”般密切关注各项指标,最终余女士的宫颈长度稳定在18-20mm,未再缩短,胎儿发育也符合孕周。出院后,产科主任医师梁萍亲自为余女士进行围产保健,严密监测宫颈情况及腹痛、宫缩情况,还辅以中药安胎,在提供医疗保障的同时,不断为余女士加油打气,缓解其心理压力。
时间来到孕35周第一天深夜,余女士再次出现规律下腹痛,家人立即将其送医。值班医生朱绍川紧急评估后发现,此次并非囊肿问题,而是宫缩引发的难免早产,超声提示“臀位,足先露”,宫颈已扩张,胎儿足已可触及。医院迅速响应,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火速集结,为余女士实施急诊剖宫产手术。手术台上,医护团队争分夺秒,以最快速度娩出一名体重2330g的女婴。术后,余女士恢复良好,新生儿因早产转入新生儿科观察,仅7天后便顺利回到母亲身边。
回忆这段特殊的“闯关”经历,余女士不禁红了眼眶,她动情地说:“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守护,从半夜急诊到两次手术,医生护士始终耐心解释、全程陪伴,尤其是看到宫颈长度一点点稳住,我才敢相信能等到宝宝足月。”余女士的丈夫也感慨道:“原本以为可能保不住,是医院的专业让我们有了信心。”
绍兴新昌县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梁萍表示,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属于高危急症,早诊断、早手术是救治关键;而术后宫颈机能不全的管理,则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精细度。这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对医院整个团队应急能力的考验。这场跨越孕26周至35周的“生命保卫战”,不仅实现了母婴平安的圆满结局,更展现了现代产科对复杂妊娠合并症的精准诊疗水平与人文关怀,每一次危机的化解,都彰显着医患携手向生的强大力量。
(内容来源:我爱新昌)
作者: 编辑:夏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