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故宫里的绍兴宝藏

2025-10-22 10:25

来源:

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纪念日。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用一砖一瓦讲述着文物“活起来”的故事,用一展一品传递着文化自信的力量。截至2025年9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达195万件(套),其中就有不少来自绍兴的青瓷、黄酒、绘画、书法等文化宝藏。

夺得千峰翠色来

在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有一件越窑青瓷“青釉堆塑楼阁人物鸟兽谷仓罐”最近热度很高,在线上受欢迎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位。

这件文物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谷仓罐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三层崇楼居中,一层门口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阙下有8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顶部堆塑5只相连的罐,大罐居中,一只老鼠正从罐口爬出。4只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下半部为一个完整的青瓷罐,肩部塑贴一龟驮碑,碑上刻“永安三年时富且洋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万岁未见英”24字。其中“洋”意即“祥”,“意”意即“亿”,“英”意即“殃”。龟周围塑贴人物和鹿、猪、龟、鱼等动物,其间还夹杂狗、鱼、龙等纹饰,另有“飞”“鹿”“句”“五种”等字样。胎呈灰白色,通体施青釉,釉面不甚匀净。

该谷仓罐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立体雕饰,展现了1700多年前江南吴地庄园五谷丰登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根据相关研究,谷仓罐是用来随葬的冥器,系20世纪30年代后期绍兴三国(吴)墓出土。这种谷仓罐是由东汉时期的五连罐发展演变而成,从现有的出土资料看,一般在三国(吴)和西晋两个时期的墓葬中出土这种器物,东晋墓中已基本没有出土。通过对江苏南京、镇江、苏州以及浙江等地出土的谷仓罐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有瓷质和泥质红陶两种,而且未发现造型、构造完全相同者。因此,这种谷仓罐堪称三国(吴)、西晋墓出土冥器中颇具时代特征的器物。

还有一件越窑青釉执壶也非常有代表性,于1936年出土于绍兴唐代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叔文)夫人墓,墓志砖上有“元和五年”纪年,元和五年即公元810年。由于出土这两件瓷器墓葬的主人为户部侍郎的夫人,唐代户部侍郎的官职为正四品下,且这件越窑青釉执壶造型规整,胎釉精细,非同一般,因此,应属于秘色瓷。这件执壶被确认为秘色瓷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有确切年代可考,故可作为唐代越窑秘色瓷断代的标准器。它反映了9世纪初越窑秘色瓷的烧造水平。1954年,有关人士将自己收藏的一批瓷器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其中就包括这两件造型、釉色基本相同的越窑青釉执壶。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一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上虞县(今上虞区)发现东汉晚期青瓷窑址……东汉晚期,瓷器烧造成功,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为后来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对青瓷历史的一段介绍,充分证明了上虞越窑青瓷的历史地位。

人文荟萃育名士

在故宫博物院的书画藏品中,有不少出自绍兴人之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安,宋代的陆游,元代的王冕、杨维桢,明代的王守仁、徐渭、王思任、刘宗周、倪元璐、陈洪绶、祁彪佳,清代的赵之谦、徐三庚、李慈铭、陶浚宣、杜煦,近现代的罗振玉、蔡元培、经亨颐、马一浮,等等。

其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书画大家徐渭的作品就有《水墨葡萄图轴》《驴背吟诗图轴》《四时花卉图卷》《黄甲图轴》《墨花卷》《四时花卉图卷》等。如《水墨葡萄图轴》,本幅自题:“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天池。”图中画一架葡萄,叶片茂盛,藤蔓缠绕,果实累累。徐渭以草书笔法作画,墨气淋漓酣畅。画中所题诗是徐渭作画时常书写的诗作之一,抒发了作者一生怀才不遇的坎坷痛苦的心境。画中题字受米芾行书风格影响,结体紧凑,运笔舒缓大气,竖笔、捺笔流畅雄健,收锋沉稳,体现了其身为晚明大书家的深厚艺术功力。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法作品《尊眷帖》《苦寒帖》《桐江帖》《怀成都十韵诗卷》等也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如《尊眷帖》,纵29.3厘米,横38.3厘米。行书,11行,80字。释文为:“游惶恐拜问契家尊眷,共惟并拥寿祺。镜中有委敢请,子聿六粗能勤苦,但恨不能卒业。……游惶恐再拜。”

根据相关研究,此帖内容为委请类,即陆游委请老师帮助其幼子子聿完成学业。帖中的“镜中”指绍兴镜湖,即鉴湖,故此帖当书于家中。该帖结体颀长,笔画劲健,既可见杨凝式、苏轼及黄庭坚的书法遗意,又自具面目。

除了出自绍兴名家的书画作品,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清宫留存的四坛绍兴黄酒。这些黄酒至今尚未开封。酒坛均为红色,由于年代久远,其色彩已渐变为暗红色,坛上绘有龙凤图案,寓“龙凤呈祥”之意。坛身与泥封上均书有“囍”字,这些黄酒应是光绪皇帝大婚时浙江进贡的。从酒坛的制作工艺和图案的描绘技法来看,应属清代晚期之物。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