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城区3家省级新型农家书屋——坡塘树兰书屋·云松站、王家葑村树兰书屋及上旺村吾乡书店,今年国庆假期,以乡村为书、文化为笔,开展了一系列将自然教育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的特色实践课程。农家书屋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点亮了绍兴乡村的阅读之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
越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农家书屋的功能建设,拓展课程内容与形式,为乡村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文化教育注入持久的动力,助力乡村振兴和青少年健康成长。
“体验+”,让书屋火起来
坡塘树兰书屋·云松站,是一个由老茶厂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间,忙碌的时候日接待读者超600人次。国庆中秋假期,该书屋举办亲子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泥土的芬芳中,感受最质朴的丰收喜悦。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10月4日这天,一场“中秋茶园月,农味月饼情”亲子活动拉开了坡塘树兰书屋·云松站国庆中秋特色课程的序幕。带队老师通过苏轼笔下的诗词,带领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重新认识了那枚穿越时空的月饼。活动中,从饼皮的揉制、馅料的包裹,到饼坯的压制成型,在老师和志愿者手把手地教学下,一个个精致的月饼在孩子们手中逐渐成形,也让茶园赏月的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当天,书屋还举行了一场非遗香囊制作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香囊文化的内涵。

坡塘树兰书屋·云松站开展“开学田园行,丰收庆国庆”活动。
“开学田园行,丰收庆国庆”是该书屋10月7日特色课程的主题。孩子们拿着铲子、锄头等工具,到田园里去“寻宝”。大大小小的红薯成为此次活动的“战利品”,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喜悦。
参与活动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以前我们都是去公共文化馆体验类似的课程,没有想到如今在家门口的农家书屋也能够体验,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办几次。”
如今的书屋不仅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还兼营咖啡、奶茶、果汁等饮品,再结合最新推出的特色课程,这里逐渐被打造成了集文化、教学、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综合体。
“非遗+”,让传统文化传起来
“这里需要斜着插进去。”“安装船桨时,手劲要小一点。”10月12日,鉴湖街道王家葑村树兰书屋内一片热闹的景象,越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绍兴市工艺美术师黄校邦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制作迷你乌篷船。
动手之前,黄校邦还为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家长讲述了绍兴的乌篷船文化,结合手工体验环节,让大家对乌篷船结构和水乡文化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这是王家葑村树兰书屋特色实践课程的又一次沉浸式体验。进入10月以来,该书屋相继推出了“黄酒花雕DIY”活动、越剧戏服制作、传统月饼制作等活动,每项课程都邀请了各自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如在10月3日举行的“黄酒花雕DIY”活动中,绍兴花雕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茹水平通过将文化知识讲解与创意涂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带领大家深入体验绍兴黄酒文化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作为省级新型农家书屋,王家葑村树兰书屋坚持围绕绍兴本土文化,推出更多类似的轻体验活动,邀请文化匠人走进乡村,采用“本土文化+手作体验”模式让非遗技艺、传统民俗以更简单、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村民日常。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戏曲艺术、传统节日以及水乡文化的深厚底蕴。
“示范+”,让品牌“亮起来”
作为上旺的文化新地标,上旺村吾乡书店集图书借阅、文创展销、咖啡茶饮、研学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运营团队执行负责人介绍,书屋自建设之初便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依托丰富红色资源打造“阅读+文旅”模式,如今已开发涵盖非遗体验、自然知识等类别的14堂研学课程。

上旺吾乡书店开展“竹子风铃“自然手作课。
记者了解到,在国庆中秋假期,吾乡书店相继推出了“古器留痕”锦灰堆艺术体验课、“竹子风铃”自然手作课、“彩虹菜园”活动、昆虫标本制作课四大特色课程。
“课程最大的特色在创新性上,创新探索与科学实践并重,深受孩子们欢迎。”负责人介绍,如“彩虹菜园”活动创新性地使用七彩蔬菜汁制作月饼,巧妙地将食育、劳育与美育融为一体。“竹子风铃”自然手作课则是引导孩子们利用天然材料捕捉自然之音,将环保理念与艺术创作巧妙融合。“通过这些课程,孩子们以更为新奇的视角去探索世界,发现新的奥妙,这同时也增添了课程的趣味性。”他说。
据介绍,吾乡书店推出的各类手作课,不仅吸引了大量孩子参与体验,还吸引了大学生前来创作实践,目前每周开展活动不少于2场。
星星点点的农家书屋,正从书籍静默的角落,成为集阅读推广、自然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正如一位村民所说:“这里不只有书,还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敏霞 编辑:徐盈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