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无人机闯入生活圈,新玩法多点开花,“低空经济+”开辟全新赛道

2025-10-22 07:49

来源:

会发光的无人机足球在围栏内激烈攻防,通过一架无人机体验“空中画廊”……绍兴市越城区的天空,正被新的低空经济消费场景所攻占。今年以来,以青少年无人机俱乐部、低空实时游览为代表的消费级无人机体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古城涌现。这些新业态如何行稳致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无人机新业态多点开花

“开业仅三天,日均接待体验者就超过20人,除了城南方向的,还有不少家庭是专程从镜湖赶来的。”亿飞未来无人机俱乐部创始人赵逸飞介绍。这个600多平方米的充满科技感的空间,凭借无人机足球、FPV穿越机飞行等特色课程,迅速成为越城青少年接触低空经济的“第一课堂”。

赵逸飞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3年前在鉴湖街道上谢墅村成立飞行农场,深耕“无人机培训+智慧农业”领域,去年成立亿飞未来(绍兴)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培训了300余名专业飞手,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输送专业人才。其团队探索的“低空经济+智慧农业”项目近日还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金奖。

如今,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具潜力的无人机消费端市场。“我们之前做培训,市场存在天花板。但在消费端,尤其是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还是一片广阔的蓝海。”赵逸飞说,今年9月教育部最新公示的2025-2028学年全国性竞赛“白名单”中,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多项无人机相关赛事入选,为无人机教育提供了权威赛事平台。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鉴湖街道的“亿飞未来”,在金帝银泰城和镜湖龙湖天街等核心商圈,也相继出现了类似模式的无人机俱乐部。与此同时,空中观光、共享无人机租赁低空文旅等业态也在越城生根发芽。

今年国庆前夕,国内首个“小鸽飞行”实时云游低空文旅项目落地于仓桥直街。花费68元到138元,即可体验5到15分钟的空中游览,无人机拍摄的高清视频和照片可实时传回用户手机,方便分享。这种独特观光视角,吸引不少游客尝鲜。“国庆期间,平均每天体验者有30人次,平常周末也能稳定在10到20人。目前,体验者中以青少年为主。”“小鸽飞行”负责人汤仲根说。

无人机需求不断提升

无人机新业态何以在越城纷纷涌现?采访中,记者发现这几年通过各方面引导,大家对无人机的需求不断跃升。

“我儿子以前对编程课、机器人课都提不起兴趣,但在短视频上刷到无人机体验课后,他就吵着要去报名体验。为了让无人机‘听话’,他会主动研究操作方法,这种专注和投入感是前所未有的。”前去无人机俱乐部带孩子上体验课的市民黄女士说。

同时,鉴水科技城推出的到上海的空中巴士,通过站点线路的优化,今年五一期间吸引四五十名乘客体验。

这股热度还传导至产业链上游。昨天下午,记者在大疆无人机银泰店看到,不少市民在询问无人机的价格以及操作要领。店员介绍说,“随着技术进步,无人机功能日益智能化,已实现自动跟踪拍摄、智能剪辑等功能,颇受市场欢迎。”除了传统的摄影爱好者,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来购买无人机用于旅拍创作。无人机正从“专业设备”变成“生活工具”。店员表示,与前两年相比,如今店里的顾客看热闹的少了,真购买的多了,销量呈现逐步增长态势。

9.9元就能体验无人机航拍的共享无人机的出现,更是让原本的“专业工具”变得“触手可及”。今年7月以来,绍兴市城发集团在越城投放了两台公共无人机租赁柜,分别位于镜湖直江滨河公园和迪荡湖公园。直江滨河公园的租赁柜投入使用不到四个月,服务近300人次。周末和节假日使用率尤其高。

新业态如何行稳致远

在市场热闹景象的背后,这门“天空生意”能否实现可持续盈利,建立良性健康的商业模式,成为从业者必须直面的核心问题。

无人机文旅作为一个新业态,市场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而企业面临一定的投入压力,光单台设备总投入约50万元。“小鸽飞行”团队表示将通过技术迭代和场景拓展破局。“我们计划推出景区定点自动打卡、VR观景等功能,并与本地旅行社合作,结合研学游项目进行推广。”汤仲根透露,接下来“小鸽飞行”还计划在大禹陵等其他景区布点,形成集聚效应。

同样,赵逸飞的无人机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为课时费,但无人机设备在初学者手中不可避免地快速损耗与维修,再加上场地租金,成本压力不小。对此,他表示,一方面,将通过打造独特的课程IP,构建品牌竞争壁垒,增强用户黏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原有的专业飞手培训资源,为青少年培训业务提供技术背书,形成两方面相互支撑的业务闭环。

“目前杭州、宁波等地已出台政策,支持无人机教育以及无人机赛事发展。我们希望政府能搭建平台,推动俱乐部与中小学合作,开展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将孩子们的兴趣转化为未来发展潜能。”赵逸飞说。

这些新业态为城市注入科技活力,创造就业岗位,丰富商业形态。但衡量其是否可持续,不能仅看短期营收,更要看能否形成健康的产业生态。绍兴市委党校经济学博士王麒麟指出,目前越城区低空经济偏重生产研发端,公众参与度并不高。服务型业态的出现让低空经济从抽象概念变成可触摸的现实。

这些新业态能否行稳致远,还是需要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多方面护航。王麒麟建议:“随着室外的飞行项目越来越多,为保证有序飞行,需要进一步细化空域管理,比如未来引进无人机相关的赛事,哪些可以作为赛事区、哪些可以作为训练区需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划分;其次要建立无人机产品准入清单,确保产品安全可靠。此外,要推动产教融合,将兴趣转化为潜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另外,可以结合越城区水乡的特色,多点开发水上无人机体验项目。”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吴可蒙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